中国古代寺院发展

拜佛祈求好运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的习俗和传统。随着现代寺庙的经济价值的不断发展和利用,许多寺庙的香钱甚至像山一样积累。然而,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寺庙不仅有香钱,而且有超出人们想象的财富。

中国古代寺院发展  第1张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开始快速发展。在西晋时期的长安,曾有一位名叫朱法护的僧人,不仅道法远播,而且财富丰富。长安市有一个家族想皈依他,想先试探他的德行,便假意借钱20万急用。朱法护听后沉默不语,身边的弟子很快就明白了师父的意思,说:和上(意和尚)意已相许。朱法护的财富之巨可见一斑,一次之巨可见一斑。

南北朝时期,当时的统治者大多崇尚佛教,广修寺院,不断促进寺院经济的繁荣发展。《广宏明集》曾记载梁武帝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其中一次遍施钱丝银锡杖等物21种,值196万。皇太子给钱丝340万,六宫舍270万,……至于民妾,朝臣各随喜,又一千一百一十四万。统治阶级的大力资助和各种特权,加上世俗地主的丰富布施,使寺庙拥有垦殖土地,兼射商业利益的资本。许多寺院财产管理机构——寺库,甚至开创了典当、储蓄、汇兑、拍卖等经济模式。

中国古代寺院发展  第2张

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朝朝廷修建国家大寺,不仅国家供养,还有田庄。西明寺,仅唐高宗赐予的田园就有百顷,并配有净人百房,车50辆。开元年间,金城公主奏请范阳麦田庄果园及环山林麓、永充云居寺山门。寺庙,甚至越州跨县,在政治庇护下,兼并土地,买卖庄园。40多年来,洛阳昭成寺买卖并购土地1.791.5亩;浙江天童寺有1.3万亩田,跨三都五县,庄园36个;山东长白山李泉寺有15个庄园。甚至出现了京畿道丰田美利,多归于寺庙,官员无法控制的局面。

宋朝以后,随着城市的繁荣、城乡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禅寺的经济生活也进一步世俗化。北宋皇家寺相国寺占地540多亩,中间有万人广场,每月举办5次万姓交易会进行商品展销。日用品、手工制品、珍禽异兽等。此外,许多寺院还通过碾房、店铺、仓库等服务性商业项目扩大利润,甚至通过当铺、高利贷等项目盈利。

中国古代寺院发展  第3张

然而,寺院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资源,但由于各种特权,它们不能被朝廷使用。一些寺院甚至联合武装部队反叛。此时,古代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击寺庙经济,因此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四次大规模灭佛运动。其中,北周武帝灭佛后,民役稍息,租调年增,兵师日实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然而,佛教作为一种中国意识形态,从未因物质毁灭而消失。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