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传统建筑民居有哪些特点?

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部分分布在江西、广东、安徽等地。他们自称山哈,意思是山里的客人,说明他们的生活环境与山有关。长期以来,畲族为主要生活方式,历尽艰辛险阻,不断迁徙,从祖籍广东潮州凤凰山迁徙到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

畲族传统建筑民居有哪些特点?


历史上,畲族人过着刀耕火种、游移不定的生活。为了适应这种生活方式,他们结庐山谷,竹为篱,伐地为户。也就是说,在山谷中建造一个简单的山棚,被称为草寮或草屋,用竹木作为支柱和支撑,用茅草做草帘作为瓷砖,用小竹片和芦苇秸秆做栅栏,用木条做门窗……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来自大自然。明清以后,畲族人逐渐趋向于定居农业,也开始建设适合定居的民居建筑风格,从茅草屋土木结构民居过渡。



民居选址


畲族人称自己的房子为寮,按建筑材料分为草寮、木寮、瓦寮等。他们通常选择离县城不远的山区建房,然后形成村庄,主要是山坡、阳光、风和水。在村庄周围种植松树、枫树、木、栗子、竹子等树木,在自己的房子前后种植果树或竹子,可以实现村庄树可以挡风,树可以储存水的社区环境观,不仅净化了村庄的空气,而且实践了社区谚语导致风水画成龙的艺术理念。


屋宇布局


现在的畲族房屋大多以土木结构瓦房为主,分为平房和楼层。


平房的布局基本上是方形的,屋顶是金色的。房子分为大厅和厢房,即中间大厅和两侧的厢房。中间大厅分为前后庭,中间用木木制屏风,两侧有一扇小门,左门顶部有神龛,右门顶部有祖先的位置,后庭用于放置日常杂物。左右厢房分别分开,包括四间,右厢房后部为厨房,其余三间为卧室。

畲族传统建筑民居有哪些特点?



楼层多为两层,上层用于储存粮食和杂物,下层用于居民,楼上有走廊到平台。下层的空间分布与平房的布局基本相同。


畲族民居,小则住一两户,大则房即村,村即房,形成大房村。位于福建省霞浦县崇儒乡樟坑村的大房子更具代表性。该房屋位于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建于1850年,俗称樟坑大厝。建筑面积3266平方米,由三座整体连接的大厝连接,长52米,深6米。大屋有99根柱子,9厅44间房,大屋外墙有7.5米高的马鞍形防火墙。花鸟鱼虫和五颜六色的装饰雕刻在柱子、门窗和神龛上。居住在房子里的蓝姓畲民,同根同源,人丁最旺时有150多人,相当于一个自然村的人数。现在房子里还住着十几户人家。


畲族古民居多为深宅大院,大厅高大宽敞。神龛和窗棂用木雕和浮雕装饰。大门和天井用石雕装饰,前照墙,后照墙。大厅、台基和墙壁由三合土制成,两侧高于屋顶的山墙为防火墙。每个房子都是一个小庄园,有着独特的魅力。


屋宇营造


畲族人建房,一般是一户建房,一户帮工。帮工只用酒饭,不用工资,体现了畲族人互相帮助的良好传统。他们建造房子的基本方法是先打基础、柱子、梁,搭架子,然后在屋顶铺瓷砖,最后砌墙、建炉子、铺地板、装饰房子。一般来说,建造房子不会一次完成。你会选择在农忙的时候少做或不做,在农闲的时候多做。


在建造房屋时,一些关键环节也应遵守畲族的民间习俗和传统。例如,在建造之前,我们应该选择黄道吉日奠基,以便做好房屋的基础,然后我们可以开始分割材料、柱子和其他建筑工作。

畲族传统建筑民居有哪些特点?


上梁是畲族建造房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也应该选择吉日,然后准备肉、酒和蔬菜,以及草鞋、木屐、雨伞、墨砚、镜子、胭脂、梳子、花线、红带和其他物品来祭祀鲁班仙女。请开车。上梁时间一到,鞭炮就立刻齐鸣。木匠把裹着红布的正梁架好后,主人用亲戚朋友送来的米饭和红布压在梁上,把准备好的馒头分给大家,示好彩头,并在晚上邀请工匠、亲戚朋友表示感谢和庆祝。



房子的主体结构建成后,应该选择吉祥的日子来建造炉子。她的厨房大多位于角落里。炉子的墙上是炉王和炉婆的神龛。炉子上串联着三个小铁锅。这两个炉子可以同时燃烧。烹饪和烹饪是正确的。里面的锅里装满了热水。在木锅盖的中间打开一个小圆形锅盖,方便取水和保温。


炉子高到小腹,方便烹饪。火炉的眼睛和炉子之间有一堵墙,不仅可以阻挡烟灰,还可以放置调味料。厨房板放在炉子的左边,下面是一个倒脏水的小池子,把脏水直接排到外面。一个约两平方米的三角形区域规划合理紧凑。旁边有八张仙女桌和长凳,吃饭和接待客人都非常方便。


进屋也要选好日子。进屋时,全家动员,家人手里拿着工具、火炬、灯笼等。,象征着繁荣。户主肩上扛着爷爷的香炉、斗灯和火盆,一路往火里撒盐,发出爆炸性的爆炸声,说明他很富有。到了新房子,按一代又一代的大小一把爷爷的香炉和斗灯搬到大厅的桌子上,点燃香味和蜡烛。那天晚上,我想在新房子里招待客人和朋友。


畲族民居,从最初的选址、材料选择、梁,到后期的装饰,充满了畲族历史发展中积累的民族智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