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构件细节之美

说到中国古代建筑,我首先想到的是宏伟壮丽。经过仔细的欣赏,你会发现她的美丽更多地体现在细节上,独创性,自然。

中国古代建筑构件细节之美  第1张

1.雀替

雀替是中国古代成熟建筑的标准和特色构件之一。放置在梁或阑尾与柱交接处支撑梁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的净跨度。它也用于挂在柱之间或纯装饰构件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梁头的剪切能力或减少梁与梁之间的跨度。宋代被称为“角替代”,清代被称为“雀替代”,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2.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结构。在立柱与横梁的交界处,从柱顶上加一层层探出的弓形承重结构称为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称为斗,称为斗拱。在中国古代,斗拱是区分建筑等级的标志,建筑斗拱越高贵,越复杂,越繁荣。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只是一种装饰,研究证明斗拱均匀地支撑了屋檐的重量,起到了平衡和稳定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抗震和抗压能力。

3.挂落

悬挂是中国传统建筑前额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常由中空木格子或雕刻板制成,也可以由小木条组成,用于装饰或同时划分室内空间。在建筑走廊中,从立面上看,悬挂和栏杆位于同一层,图案相似,具有上下呼应的装饰效果。从建筑向外看,挂在屋檐、地板和走廊柱组成的景观框架中,就像装饰蕾丝一样,改变了图片空旷的上部,呈现出层次感,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4.柱础

柱基是中国的一种建筑构件,通常被称为圆盘,或柱基石,它是承受柱压力的垫基石,所有木框架结构的房屋,可以说柱和柱,是必不可少的。在古代,为了防止落地柱潮湿腐烂,中国人在柱脚上增加了石墩,使柱脚与地板隔离,发挥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加强柱基础的压力。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基石的使用。

5.悬鱼

悬鱼位于悬山或歇山建筑两端的博风板下,垂在正脊下。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元素,它最早出现在唐代,但从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唐代的实物很少,宋代最早建造。典出《后汉书·羊续传》。据说东汉羊续任南阳太守时,下属给了他一条生鱼。他把它放在院子里,然后这个人给了他一条鱼。他把上次挂的鱼给了这个人,告诉他以后不要再送了。这样,“悬鱼”一词就成了官员廉洁的代名词。宋徐积有诗句云:“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

6.吻兽

吻兽是位于殿宇屋顶的装饰性建筑构件。在中国古代社会,构件的形状和安装位置被迷信所覆盖。据《唐会要》记载,汉代柏梁殿上有“鱼秋尾”之类的东西,其作用有“避火”之意。在晋代后的记载中,出现了“猫尾”一词。中唐以后,“尾”字变成了“吻”字,所以也叫吻。在官方建筑殿宇屋顶的正脊和垂脊上,各有不同形状和名称的吻兽,以其形状的大小和数量代表了殿宇的等级。

中国古代建筑构件细节之美  第2张

7.影壁

影墙,又称照墙,古称萧墙,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琉球传统建筑中用来遮挡视线的墙。屏风的作用类似于影壁,影壁在琉球语中直接称为屏风。影壁可位于门内或门外,前者称为内影壁,后者称为外影壁。形状有一字形、八字形等,通常由砖砌成,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有必弥座。著名的影壁包括故宫九龙壁、中南海新华门为人民服务的影壁等。

8.雕刻

雕刻呼应了建筑主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理想和追求。明清两代木雕图案的突出特点是大多追求优雅、丰富、吉祥、理想和理念。此外,不同的雕刻,有不同的意义,他们故意追求的是增加生命,如蝙蝠,意味着生命;松、竹、梅、兰,意味着优雅的正直。

9.门簪

门簪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大门构件,用于锁定中门槛和连对。它就像一颗大木钉,将相关构件连接在一起。有些门簪不雕刻,有些门簪不雕刻。雕刻门发夹的雕刻部分主要在发夹的前面,主题是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四季花卉,象征着一年四季的繁荣和吉祥;或雕刻“生日”、“祝福”、“吉祥”等词,然后粘贴在门发夹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0.额枋

前额,又称檐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柱子上端连接和承重的水平构件。这种结构可以在南北朝的石窟建筑中看到,多放置在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到宋代开始称之为“阑额”。有的前额是上下两层重叠的,上的叫大前额,下的叫小前额。大额支架与小额支架之间的夹垫板称为额垫板。前额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上部头拱。额头是视觉感受的重要对象,因为它位于建筑的主要部分。因此,它通常被用作装饰的突出部分,并经常用彩色雕塑进行装饰。

11.门枕石

门枕石,俗称门墩、门座、门台、镇门石等。,是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大门底部支撑门框、门轴的石质构件。它被称为门枕石,因为它被雕刻成枕头形或盒子形。它不仅能承受和平衡门的重量,还能加强门框。因此,门的内部是支撑构件,门的外部是平衡构件。门枕石通常雕刻出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是一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雕艺术。

12.墀头

墀头(chítóu)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之一。山墙延伸到檐柱外的部分,突出在山墙两侧的边檐上,支撑前后的屋檐。它最初承担着屋顶排水和侧墙挡水的双重作用,但由于它的特殊位置,从远处看,就像房子的高脖子,所以含蓄的主人尽力装饰它。龙头建在房子两边的墙上,俗称“腿”或“马头”,大多是叠涩挑出后打磨装饰而成,因此成对使用。

中国古代建筑构件细节之美  第3张

13.藻井

天花板是覆盖建筑顶部的部件,而建筑顶部的圆形天花板被称为“藻类井”,每个方形的天花板都是一个井,以图案、雕刻、彩色绘画,所以它被称为藻类井。藻井通常位于室内上方,呈伞盖形,由细斗拱支撑,象征着天空的崇高。藻井上通常有彩画和浮雕。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东井之像也是井者。水中之物菱菱。所以厌火也是。“东井就是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晚,古人认为是主水,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希望能压伏火魔,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14.马头墙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是赣派建筑和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江南古典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墙体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民居建筑密度高,不利于防火的矛盾突出。当火灾发生时,火势很容易在房间里蔓延。在房子的两面山墙的顶部,高于屋顶的马头墙可以满足密集的防火和防风的需要,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时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格。

15.月梁

在中国北方的木结构建筑中,有更多的直梁,而南方的做法是稍微弯曲梁,形状像月亮,所以它被称为月亮梁。此外,南方天气炎热,宫殿基本上是“完全明亮的建筑”而不是天花板,所以月亮梁的形象暴露在外面,当人们进入宫殿时,所有的梁架构一眼就很清楚。月亮梁的侧面经常雕刻出非常精致的图案,加上梁本身柔软的外观,真的非常漂亮和精致。宋代以前,大型建筑中露明的梁多采用“月梁”的做法。明清时期,官方建筑不再使用,但在江南民间建筑中仍然很常见。

16.望柱

望柱,又称栏杆柱,是中国古代建筑与桥梁栏杆和拦截板之间的短柱。望柱有木头和石头。望柱的柱体和柱头分为两部分;在宋代,柱体的横截面主要是八角形的,而在清代,柱体的横截面主要是方形的。望柱主要由柱头和柱体组成。柱体相对简单,大多数只做成方形石柱形式,而望柱形式主要表现在柱头上,可以雕刻各种不同的柱头风格。

17.漏窗

漏窗,俗称漏窗(即部分空墙窗)、窗户是窗洞内有漏空图案的窗户。漏窗一般用于封闭的小视距空间(视距比1:2.5-1:3)可以避免小空间的闭塞感,增加空间层次,实现小中见大。江南宅园应用广泛,北方少。漏窗作为一种窗户,首先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此外,漏窗还具有透景作用。花园里有两种风景:旷神怡和奥林匹克。漏窗得景,介于旷神怡之间,既不完全暴露,也不完全遮挡,遥不可及。俗话说“还抱琵琶半遮脸”。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