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2处历史建筑将分级别保护

《惠州市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规划》(草案)日前公示,通过对惠州市202处历史建筑进行调查评估,拟对其进行分级保护。其中惠城区97处,惠阳区105处,将分为重点保护、一般保护分别采取保护措施,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惠州市202处历史建筑将分级别保护  第1张

建筑概况全面普查202处历史建筑

据悉,此次历史建筑价值评估是针对惠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主要集中在惠城区和惠阳区,共202处。根据功能分类,包括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商住建筑、文化建筑、办公建筑、祭祀性建筑和教育建筑。

其中惠城区97处,主要集中在桥东街道和桥西街道两个老城区。桥东有42处,分布在新民街、水东街、铁炉湖、惠新西街四个区域内;桥西有53处,集中在北门直街、金带街、尔雅巷等处。在惠城中心区还有2处教育建筑,都位于三栋镇,分别是鹿颈村演达小学和坝山口村养志小学。

惠阳的历史建筑全部都在淡水街道,共105处。

规划全面普查了这202处历史建筑,主要从建筑风貌、建筑质量、建筑年代、建筑使用状况等不同角度分析,以建筑为单位进行建筑分类,建立历史建筑基本情况档案,为确定各类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模式奠定基础。

20处列入重点保护

“根据普查来看,这些历史建筑现状大部分维持原始功能,少部分空置。其共同特点都因历史年代久远,居住环境及配套设施不全,导致历史建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埙。”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历史建筑将根据其历史、价值、特色、完好程度等情况实行分类保护。其中,对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高,建筑外观、内部装饰特色突出,具有典型代表性且建筑整体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实行重点保护,其外观风貌、主体结构、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

对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外观保存基本完好的历史建筑实行一般保护,其外观风貌、主体结构不得改变。

共有20处建筑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其中桥东2处,桥西4处,三栋2处,淡水12处。

草案提出,此次规划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区、建筑控制地带两个层次。核心保护区包括建筑本体及其围合的院落和必要的消防通道;考虑到历史建筑的外部环境,须控制一定范围内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协调,保证历史建筑景观不受破坏。

分片保护桥东:重点保护独具特色建筑元素

据介绍,桥东片区历史建筑的原始功能以居住建筑为主,少部分商住建筑和工业建筑。

“桥东片区的历史建筑以新民街的民国民居建筑风貌、水东街的岭南骑楼商业与竹筒屋建筑特色、惠新西街的广府民居与客家民居的院落布局、铁炉湖的明清民居建筑古貌为代表,重点保护历史建筑原始的风貌特色,独具特色的建筑元素如门梁、屋顶、墙体窗花、骑楼柱廊等。”该负责人介绍说。

根据草案,桥东片区的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包括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铁炉湖历史文化街区、惠新西街历史地段、新民街等历史街区内的41处历史建筑。

惠州市202处历史建筑将分级别保护  第2张

桥西:反映近现代传统居民生活

桥西片区历史建筑风貌整体较好,原始功能以居住建筑为主,少部分商住建筑和工业建筑,主要集中分布于街区东北部和西部。

“桥西片区历史建筑保护重点为金带街历史文化街区、北门直街历史文化街区、都市巷历史地段级更楼下与姚屋巷地段历史建筑,其主要为清末民初时期的空间格局和传统民居建筑群,是惠州市旧城区内传统风貌保存较为完整、反映近现代传统居民生活的一处历史地段。”该负责人介绍。

桥西片区的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包括北门直街历史文化街区、金带街历史文化街区、都市巷历史地段、更楼下与姚屋巷地段内的53处历史建筑。

淡水:体现惠州古老集镇风貌

淡水片区历史建筑风貌整体较好,数量众多,原始功能以居住建筑为主,少部分商住建筑和祭祀性建筑,主要集中分布于淡水老街。

“淡水老城街区是东江流域最繁华的商业集镇之一,保留有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街巷格局和商品交易专业街道,以及集中成片的客家民居、宗祠建筑群等,较完整地体现了惠州古老集镇的风貌。”该负责人说,淡水片区的历史建筑保护范围主要集中在淡水老街内,共105处历史建筑。

  建筑分布

惠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分布

(202处)

惠城区(97处)

●桥东街道

42处分布在新民街、水东街、铁炉湖、惠新西街四个区域内

●桥西街道

53处集中在北门直街、金带街、尔雅巷等处

惠州市202处历史建筑将分级别保护  第3张

●三栋镇

有2处教育建筑,分别是鹿颈村演达小学和坝山口村养志小学

惠阳区(105处)

●105处历史建筑全部都在淡水街道

本版图片《东江时报》资料图片

本版文字《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

延伸阅读

“历史建筑是城市价值体现”

惠州市历史建筑保护数量大、涉及面广,在实施和保护的过程中,历史建筑将如何应对诸如自然损坏、危房改造和可能出现的“破坏性”建设呢?

该负责人认为,加快工作步骤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各阶层和各部门形成保护思想,认识到历史风貌建筑不是城市建设的包袱,而是城市价值的体现,保护历史风貌建筑不单是保护城市的无形资产,更是保存一笔有形而可以保值增值的财富。应借助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成功申报和《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出台的契机,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资金哪里来建议三种途径解决保护资金

“前期的一次性建筑修缮和环境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后期的维护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而资金投入将成为保护成败的关键。”对于资金,该草案建议采取三种方法:一是挖掘自身,积极培育历史风貌建筑自身的造血能力,形成良性的保护与利用循环,通过利用的盈利来贴补保护的费用,创建可持续的保护模式;二是引入外力,通过引进企业或个人认养历史风貌建筑,由其对建筑提供保护;三是政府投入,政府应站在城市文化传承的角度,加大资金投入以保护这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载体,通过新城建设带来的收益贴补老城保护所需的资金。

技术咋把握尝试运用现代建筑高新技术

在技术问题上,该草案提出,历史建筑的保护有“修旧如旧”的原则,如何把握“旧”的程度需要探讨。还有,当时的建筑技术,包括选用的材料和建造的工艺,与目前有很大的差别,有的材料(如实心清水砖)已不提倡使用,有的工艺已失传,还有建筑使用空间的调整带来的结构更新等技术难题,都是具体实施中将面临的。

“问题的解决可以是特制专用材料和寻找老的建筑工艺或者是利用原有建筑的材料进行修缮,但更重要的是尝试保护实施技术的创新,运用现代建筑高新技术来满足保存和恢复建筑原貌的要求,使历史建筑模样复原,神态传真。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努力。”该负责人说。

专题推荐:

寺庙设计施工公司

寺庙规划_寺庙规划设计_寺庙规划方案

寺庙设计效果图-寺院规划设计图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