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构件中,柱的分类与特点!

柱,俗称柱子,是直接竖立于基础之上,用来支排梁架、承受建筑物上部孟力的垂直立木,以断面圆形者即圆柱为多。从原始社会简单的木柱,发展到明清时期的外柱和内柱,不仅有了严格的制造工艺和规定,而且功用多样、造型丰富。

中国古代建筑构件中,柱的分类与特点!  第1张

在《营造法式》中曾提到:凡用柱之制,若殿阁,即径两材两栔至三材;若厅堂柱,即径两材一栔;余屋,即径一材一栔至两材。若厅堂等屋内柱,皆随举势定其短长,以下檐柱为则。

柱子分类方法很多,或按截面形状分:方柱、圆柱、八菱形柱、六菱形柱;或按柱子的材质分:木柱、石柱、砖柱;或按长细比分:长柱、短柱、中长柱。或按外形分:直柱、梭柱;也有按柱的功能、所处位置等分类的,不胜枚举。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常见的柱子:

(1)檐柱:也称廊柱,建筑物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也叫外柱。多用于重檐或重檐带平坐的建筑,支撑挑出较长的屋檐及角梁翼角等。柱子有石质、木质之分,断面则有圆、方之分,通常为方形,且柱径较小。

(2)角柱:位于建筑角部、与柱的正交的两个方向各只有一根框架梁与之相连接的框架柱。简单地说在建筑物四角的柱子。需要注意的是角柱可以看做是从概念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结构的薄弱部位给予加强。所以角柱在计算、抗震构造等方面都有特殊规定。

(3)金柱:也称老檐柱,在檐柱以内,中线以外的柱子,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进深(进深:由门口向屋里延伸的深度)较大的房屋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内金柱之分。另外,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

中国古代建筑构件中,柱的分类与特点!  第2张

(4)山柱:在硬山或悬山式房屋建筑的山墙内,正中支撑屋顶的柱子。

(5)中柱:也称脊柱,在建筑物纵向定位轴线的中线上支撑屋脊的柱子。

(6)瓜柱:立于大梁上用来支承上面梁架的短柱,称为瓜柱,有的称为“童柱”。其高度大于其直径。

(7)蜀柱:又称脊瓜柱、侏儒柱,在屋脊部位的三架梁上,用来支撑脊檩的短柱,也叫“脊瓜柱或脊童柱”。

(8)驼峰:宋式建筑名词,系用在两层梁之间的垫块,配合斗拱承托梁栿的构件,因起外形似骆驼之背,故名之。驼峰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之分。全驼峰又有鹰嘴、掐瓣、戾帽、卷云多种形式,半驼峰比较少见。在清式建筑中,驼峰则称之为“柁橔”,其高度小于直径,当高度大于直径时,则称为“瓜柱”。

(8)柱础:俗又称磉盘,或柱础石。古代为使落地屋柱不受潮,在柱脚下添了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柱下的基础,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中国古代建筑构件中,柱的分类与特点!  第3张

(9)柱櫍:或称柱珠,它是柱身与柱础的过渡部分,因为柱子多为木制,水分易顺着竖向的木纹上升而影响木柱的耐久质量,“櫍”的纹理为横向平置,可有效防止水分顺纹上升,起到保护柱身的作用。“櫍”一般呈扁鼓形,材质有石、木两种。

(10)梭柱: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小,如梭形。

(11)垂柱:上端功用与檐柱相同,用于垂花门或牌楼门的四角上,下部悬空,端头上常有莲花雕饰,故常称垂莲柱。

柱作为竖向木结构构件,与横向的木结构构件梁、檩、枋等结合,组成了屋架。柱是一种直立而承受上部荷载的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柱的发展,是建筑工艺成熟的标志,更是雕刻工艺精湛的说明。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