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徽州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思考

古村落是农村文化的活化石。徽州古村落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被称为最美丽的村庄,是徽州独特区域文化的标本。徽州现有的古村落遍布各个角落。如何看待这种怀旧,处理继承与发展、修复与创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关注。

对徽州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思考

在徽州古村落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从移民到本土化的转变。三次南迁时,中原家族择地而居。村庄位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集风水因素、安全功能、生活需求于一体。

民族生活和民族管理是徽州古村落社会的主要特点,水口、街道、祠堂、天井等封闭空间序列内向;马头墙的出现纠正了徽州建筑严肃庄重的建筑形状,分散的群体组合增加了古村落的节奏和灵活性;道路、桥梁、井、台湾、亭台楼阁、塔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补充,改善了村庄景观集团。

徽州古村落文化丰富多彩。徽州古村落祠堂、书院、水口、园林的建设处别具一格,具有浓郁的生活文化氛围;门、窗、柱等不同部位构件的雕刻装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徽州建筑的三绝和三雕是徽州乡愁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徽州古村落、古建筑分散,保护利用不平衡,分散在村镇、偏远地区,古建筑破坏严重,关注不高,自然破坏、人为破坏、建设性破坏,呈现综合破坏现象,部分传统村落逐渐消亡。古建筑构件严重流失,徽州古村落保护利用任务艰巨。

对徽州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思考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积累和优化,徽州古村落在规划、建筑建设、景观塑造和装饰应用中处处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因此,全面保护、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古村落、古建筑等其文化内涵,需要政府的领导、人民的参与和多部门的联系。

1.保持古村落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徽州古村落以天人合一的优良生活环境而闻名。在现有的徽州古村落中,除了建成旅游景点外,大部分都处于或面临着无规则的改造和建设。新建扩建建筑寻求创新和差异,缺乏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与传统古建筑融合差,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风格。因此,古村落的保护需要遵循完整性和功能性的原则,继承传统的村庄规划和景观规划理念,合理开展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控制规划,根据现代生活的要求改善基础设施,不改变村庄的原始模式,改善民生的需要。

2.促进古村落建筑风格创新。粉墙、黛瓦、天井、马头墙等徽派建筑特色是人、建筑、环境在特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在新形势下,要探索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将徽派建筑中的优质基因变异改良后植入现代建筑,赋予古村落新的生命。

保持古村落文化多样性。徽州古村落文化涵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多维文化于一体。继承徽州背景,一方面需要激活徽州三雕刻等有形载体,探索新材料,改进技术流程,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现代语言和表达传递文化信息,突破特色城市化发展瓶颈;另一方面,需要复活无形资源,整合当地民间历史文化和文明建设,拓宽视野,挖掘静态资源的价值核心,将现代观念注入传统文化。

对徽州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思考

四、规范古村落的保护利用。徽州古村落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主要载体。古村落污水处理和改善水质不仅需要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理论支持,还需要规范法律法规,拦截污染源。徽州古村落作为名片,要全面、正确、规范地阐述徽文化内涵,促进传统旅游业升级。

注重古建筑的可持续保护利用。徽州古村落是有机整体的躯干古建筑单体承载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其可持续保护利用路径可根据建设时代与技术传承的差异合理分类。一种是文物(被动)的保护和利用。对于重要或重大历史事件的传统建筑、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和难以修复的现有建筑(组),实体按照修复旧的原则进行维护或修复。建筑的原始功能已经丧失或下降,仅供观赏和研究。一是开发型(主动型)保护,根据现代功能和要求,从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总体考虑,对一般或无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古建筑(组)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目前保护利用的古村落、古建筑(群)多为综合保护利用,既有文物保护又有开放保护。

专题推荐:

寺庙设计施工公司

寺庙规划_寺庙规划设计_寺庙规划方案

寺庙设计效果图-寺院规划设计图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