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崇善寺:皇家寺庙,宫式建筑格局!

崇善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东南角,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在唐朝建造的,太原被称为古代寺庙。最初的名字是白马寺,后来改为延寿寺和宗山寺,明朝改为崇山寺。明洪武14年(1381年),朱元璋的三个儿子金公王朱为了纪念母亲对高皇后马的孝顺,扩大了寺庙的旧址。

太原崇善寺:皇家寺庙,宫式建筑格局!

明代崇善寺完全按照标准的宫殿式建筑格式建造。根据寺内保存的明版崇善寺建筑全图,中轴线上有六座大殿,分别是金刚殿、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大悲殿和金灵殿。有18个庭院,近1000个庭院,包括阁楼平台和大厅走廊,总面积14万平方米。

但不幸的是,崇善寺在清同治三年(1864),寺庙着火,主楼被烧毁,只有大悲殿和一些附属建筑幸存下来。清光绪七年(1881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崇善寺废墟上修建了文庙。从那时起,崇善寺分为两部分,文庙占据了大部分地方。这是山西博物馆的第一部分,只占原寺面积的40%,成为古白马寺和明崇善寺的当然代表。

现有的崇善寺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是原寺规模的一小部分,由山门、钟、鼓楼、大悲殿、东西厢房、小院等建筑组成。

太原崇善寺:皇家寺庙,宫式建筑格局!

大悲殿是崇善寺的主要建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比明永乐18年(1420年)建成的北京故宫太和殿早29年。大殿面宽7间,深4间,重檐休息山顶,上檐下挂着大悲殿牌匾,下檐下写着赵朴初题琅字相,四字端庄,风格苍劲。

大悲殿上至梁屋顶,下至窗棂隔扇,均为明代原著,是山西现存明代最完整、最标准的建筑实例,是明代官方建筑的代表作。山西最多的基本上是全国最多的。

大厅正面靠后墙,明间和两次间筑佛坛。佛坛高约一米,立面须弥座,孔雀蓝琉璃贴面,高浮雕花卉图案,色彩艳丽美观。三尊菩萨像站在仰莲花平台上,高约8.3米。小心站立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东次站立千臂千碗文殊菩萨,西次站立千轮千华子普贤菩萨,合称三大士。大悲殿供奉的三大士和明洪武时期的原物一样。

太原崇善寺:皇家寺庙,宫式建筑格局!

寺内还收藏了宋绍定四年宋版歧沙藏经(全部)、元版藏经(部分)、明下统五年明版北藏经(全部)、明成化八年赤金写德华经七卷、明嘉靖三十年南藏经(全部)。此外,还保存了上下两册释迦牟尼如来应化事迹和五十三参五彩画(这些画册虽然是明代作品,但色彩鲜艳如新,非常吸引人)。明正统十四年铸造的大钟,是研究中国宋、元、明艺术的宝贵资料。

崇善寺不仅外观引人注目,而且具备其他寺庙所不具备的条件,即它不仅是一座佛教寺庙,也是朱家王朝的一座祖庙。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大殿——金灵殿,是一座没有皇位的祖庙,这在中国佛教寺庙的建设中是罕见的。因此,它比普通寺庙享受更多的香味。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