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利用古建筑避暑,所谓七月流火?

每年的七月和八月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在这个时候,有些人会很高兴有空调。古人没有空调怎么避暑?所谓七月流火,我相信古代的夏天和现在一样炎热。那么,古人在建造古建筑时如何避暑呢?

古人如何利用古建筑避暑,所谓七月流火?


据了解,历史上最热的夏天是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续天津县志》记载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意思是五月(相当于今天的七月)天气特别热,土石烧焦,很多人热死。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北京共有11400人死于炎热。那一年有多热?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代气候专家研究,1743年7月20日至25日,华北地区下午气温均高于40日℃。7月25日最热,气温高达44.4℃!


古人的智慧难以想象,古建筑中隐藏着许多避暑妙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临时建筑从唐朝延续到民国


凉棚已经出现在唐代,在清朝和中华民国的北京很流行。老北京常说天棚浴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女孩,这意味着富裕家庭应该雇人在院子里搭凉棚避暑。


亭子的制作方法是用竹子做骨架,用垫子做屋顶,在屋檐上或院子里盖一个高遮阳板,覆盖屋顶和院子,防止夏天的阳光直接照射到墙上,使外墙不容易干燥,院子里的地面不会很快升温。


为了不影响采光,古人发明了活动的屋顶,即将整个垫子切成许多矩形的小块,每个垫子的边缘都绑着长绳子,阳光最强,垫子完全覆盖,直到早上或黄昏,轻轻拉绳子,垫子自动打开,光线和凉风可以进来。



大明宫里的含凉殿


大明宫的太液池,又称蓬莱池,是唐代最重要的皇家池园。它位于大明宫内庭的中心。凉殿是大明宫太液池南岸的一组宫殿建筑。凉殿建在水上,夏天凉爽宜人。


唐代诗人张仲索写了一首诗《宫中乐》:红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小光凝结,描述了凉殿避暑的场景。选址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从而减少热量的传入,达到降温的效果。


同时,凉爽的大厅也通过机械装置实现了制冷效果。当时,风扇不是利用电能,而是利用水力制造动能,驱动风扇叶片的旋转,风扇吹冷水,形成空调。


宫殿跨河而建,在宫殿的后坡,一辆巨大的水车不断将冷空气吹入宫殿,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此外,大明宫的四个屋檐还安装了水管。冷水在屋檐周围循环,四周有水滴,形成水帘。室内温度自然下降,降温效果极佳,达到了座椅内含冻的制冷效果,成为当时的空调亭。

古人如何利用古建筑避暑,所谓七月流火?


建筑规范中的避暑智慧


明朝以后的建筑规制是: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拖架。这种简单的建筑法式,里面有很大的奥秘。


当时,人们已经善于利用冬夏阴影的角度来设计屋檐的角度。宫殿的北房子有这个角度的屋檐,可以在夏至前后遮阳;冬至前后,阳光充足,使房间有冬暖夏凉的感觉。


在柴海燕和王克陵所在的《先秦汉唐时期的避暑生活》一文中,各国在春秋时期建造了一个特殊的冰室。《越绝书》说,吴国都城夏季狩猎休息时有冰室。·《吴太伯家族》还提到,吴国宫内有藏食窟。汉武帝时期,甘泉宫内设有甘泉、冰室降温设施。


除了设计,我们的祖先也会做一些小心的机器。在唐朝,宫殿里有一个特殊的避暑宫,叫做凉爽的宫殿。凉爽的大厅建在水上,大厅里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该设备采用冷水循环法,用风扇轮旋转,产生风,将水冷空气送入大厅。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到屋顶,让屋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发冷空气,达到夏季的目的。


《唐语林》卷4记载:玄宗起殿……时毒方非常。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裙……四角积水帘飞扬,座内含冻。由此可见,该制冷设备采用天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张仲素的《宫中乐》诗云: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结。是对凉殿消暑的赞誉。


乾隆年间,一些能工巧匠在圆明园内,设计安装了一套名叫“水上明瑟”的机械装置。它其实是一台用水力驱动、带动叶翅旋转的风扇。很像现在的电风扇,只不过,是水动的。


还记得《后妃入宫》里夏天在房间里放冰山的场景吗?是的,这个细节有历史依据。唐代,杨国忠是贵族,他在冰山上度暑假。《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的孩子们,每到伏中,都会拿着大冰把工匠做成山。他们被宴会包围着。虽然乘客们喝酒,但他们有自己的寒意。


如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展品中,还有一种古老的冷空调供游客参观。这是一个方形的木槽,镶嵌着金属,下端有一个洞来消除冰融化。该冰箱的主要功能不是新鲜食品,而是吸收热量,以降低室温。它可容纳约1立方米的冰,具有良好的吸热效果。


此外,还有一种供御膳室使用的冰箱。就是在容冰器里做一个内胆,被冰包围,把食物放在胆里保鲜。


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铜冰鉴,是证明战国时期用冰习俗的重要文物。这种冰鉴用于重要的祭祀或宴请重要的客人。盖内刻有曾侯乙的最后一个角色。方鉴和方尊福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冰可以放在夏天的冷食中,木炭可以放在冬天的热食中。它不仅是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


人工制冰前,古人用冰靠上帝。是的,冬天收冰,夏天拿出来用就这么简单。

古人如何利用古建筑避暑,所谓七月流火?


藏冰在中国古代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人们普遍认为,这一传统至少从西周开始就存在。此外,采冰、藏冰和用冰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最早关于藏冰的记载来自《周礼》·天官: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开开始治疗。凡是外面的饮食羞涩。所有的酒都是一样的。祭祀共(供)其冰鉴。客人共用冰……这里的三其凌,即夏季用冰数的三倍封藏。凌人一职,管理人员近百人,已有系统管理。


古人在取冰和开冰窖时遵循一定的时间和仪式。例如,我们应该祭祀水神,因为水神仍然是黑色的,所以我们应该使用黑色牲畜和黑色食物作为供应。取冰时,还应在冰室设置桃树弓和棘箭来辟邪。


取冰后,它被收集起来。我们不知道3000年前的气候,但夏天很热,这是肯定的。通过物理方法粗暴地保存冰似乎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事实上,藏冰确实取决于天空。长江以南地区气温暖,很少有大规模藏冰的记录。


西周时期的冰库建在地表下层,用砖石、陶片等砌封,或用火烧硬四壁,因此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当时,冰库的规模已经相当大了。1976年,考古学家在陕西省秦国雍城的故乡发现了一个秦国凌阴,容量可达190立方米。为了保持冰藏的质量,冰库应定期维护。《周礼》记载:春习,夏季冰,秋季刷。也就是说,古人在冬季藏冰,春季开始使用冰库,秋季刷装修,以便冬季储存新冰。


你还记得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写的西夏宫冰窖吗?隋唐时期,人们发明了深井储冰法,大大延长了天然冰块的储存期。当时,人们利用钻井技术在地下钻一口深旱井,规制在8丈深以下,然后将冰倒入井中,密封井口。


这是充分利用地下深处温度远低于地表的条件。夏天开始的时候,冰就像新的一样。由于唐代冰库多采用井藏法,唐代人称冰库为冰井。


明清时期的冰库被称为冰窖。冰窖也建在地下,四面用砖石建造。部分冰窖还涂有泥、草、棉絮或炉渣,进一步提高了冰窖的保温能力。


冰窖是首都最大的,皇家冰窖是最大的。此外,许多小型冰窖也建在民间,还有专门从事储冰和卖冰的冰户。这大大增加了冰库的数量。


以上是关于古人如何利用古建筑来避暑的整理。我希望它能帮助你理解它。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