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边的仿唐建筑群敦煌八景——鸣月阁

敦煌有很多景点。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这个敦煌八景之一的月牙泉。据了解,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它像新月一样弯曲。因此,它被命名为沙漠第一泉。南岸有一组古董汉唐建筑,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明月阁。

月牙泉边的仿唐建筑群敦煌八景——鸣月阁



月牙泉是敦煌众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它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沙漠奇观,被称为塞外风光之一。月牙泉、莫高窟九层楼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南部连接的三大奇迹


月牙泉生长着眼草和藻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被流沙环绕,虽然强风和春天不被沙子覆盖。因为春天反射月亮,无尘,永恒的沙子不填满春天,春天不会耗尽,成为一个奇观。明沙山和月牙泉是沙漠戈壁上的双胞胎姐妹,山在精神中歌唱,水在神中美丽。有明沙山快乐,月牙泉洗心的感觉。


早在汉代,月牙泉就是一个旅游胜地。唐代有船舸,泉边庙宇。泉南岸原有一组古朴典雅、散落有致的建筑群,名叫鸣月阁,从东到西有娘娘殿、龙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100多个。各大殿宇有100多尊彩塑,画了数百幅壁画。重要的殿堂都悬挂着匾额和碑刻,如第一泉、别有天地、半规泉、势接昆仑、掌握天地等。书法雅俊,堪称上品。当时亭台楼阁,庙貌辉煌,宫殿柱廊,临水而设。郁郁葱葱的树木,春光与山色相映,古刹神庙,绕以常年香火。历代骚客游玩,吟诗咏赋,挥毫者不乏其人。历史上,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得天马于渥洼池,后人怀疑月牙泉是汉渥洼池,于是立了一石碑叫汉渥洼池。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影幻游龙。因此,奇特的月牙泉增添了传奇色彩。



月牙泉边的仿唐建筑群敦煌八景——鸣月阁

还有一个关于月牙泉和鸣沙山形成的故事:过去,这里没有鸣沙山或月牙泉,还有一座雷音寺。一年四月初八,寺庙里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善男信女都在寺庙里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当佛教活动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拿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大声挑战,与住持方丈的斗法相比。只见术士挥剑作法,嘴里念念有词,突然,天黑了,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庙前的圣水安然无恙,还放在原地。术士用全身的法术把沙子填进碗里,但不管魔术有多大,碗里都没有沙子。直到碗周围形成沙山,圣水碗才安然如故。术士别无选择,只能痛苦地离开。刚走了几步,突然听到轰隆声,那碗圣水半边倾斜成一个清泉,术士变成一滩黑色顽石。原来这碗圣水原本是佛释迦牟尼给雷音寺的住所,代代相传,专门为人们消病除灾,故称圣水。由于外道术士作恶残害生物,便显灵惩罚,使碗倾泉涌,形成月牙泉。


月牙泉还有另一个传说。唐三藏去西天学习经文,经过敦煌。因为是无尽的沙漠,没有水,没有食物,白龙马已经死了(当地有白马塔是埋葬白龙马的地方)。唐僧艰难跋涉,终于要倒下了。这时,被观世音菩萨看到了。为了祝他成功,他从紫金瓶里滴了一滴金水。而且泉里还有一种叫七星草,可以治百病。后来泉被命名为月牙泉,于是唐僧获救,继续向西前进,月牙泉一直保存到今天。


月牙泉南岸有一组古朴、典雅、散落的建筑,可以追溯到汉代。据说月牙泉早在汉代就是一个旅游胜地。唐朝有船,春天有寺庙。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近几十年才建成的。这个建筑群被称为明月阁。



鸣月阁的核心建筑是一座四层仿唐木塔,外观为八角形。牌匾挂在木塔周围。这块牌匾是塔的名字月泉亭。这里的亭台楼阁,寺庙美丽,宫殿柱廊,靠近水。


月牙泉边的仿唐建筑群敦煌八景——鸣月阁

明月阁旁边的沙山上有一棵古柳树。这棵古老的月泉柳树,伴随着月牙泉,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棵柳树是沙山泉水变化的唯一见证。现在柳树的树干已经腐烂了,这是罕见的。为保护古树,月牙泉管理处采取措施埋管供水,维持古柳的正常生长。


月泉阁倒映在碧绿的泉水中,更衬托出泉水的美丽与灵活。


从远处看,明月阁是一组模仿汉唐的建筑,建于1991年至1999年。设计借鉴敦煌壁画的建筑特点,采用对称布局,采用走廊周围的阁楼层技术和风格,其中最高的是月泉阁。屋檐是灰黄色的,与沙漠融为一体,雕刻的梁和建筑,古董,虽然是新的,因为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感觉很好。


以上是关于这个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边鸣月阁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