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的塔有什么特点?

中国古代的塔基本上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的塔。佛塔最初用于祭祀舍利、经卷或法物。佛经还说:看塔就像看佛,所以塔对佛教非常重要。

各朝代的塔有什么特点?  第1张


随着汉代佛教的形成,佛塔的风格也从印度的复合塔转变为中国建筑风格的亭子塔和亭子塔。那么,每个朝代的塔的特点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汉三国塔


佛教在东汉大规模传入中国后,结合了流行的神仙崇拜。也许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西部佛陀和当地的仙女没有太大的不同,所以把它放在高楼上是合理的。东汉末年,在江淮之间建造了一座塔。


初平四年(193年),丹阳人金融擅自截留三郡钱粮,在下邳城南修建浮屠寺,寺内佛像外涂黄金,披上金袍。寺庙里的塔有九层八角形,每层都有飞檐,每一层都有铜环,塔顶也有一面铜镜朝天,叫九镜塔。塔下是重楼阁道,可容3000多人念佛经。每次浴佛会,都有多达万人参观拜佛。在下邳建造的佛塔,直到唐初,才成为中国早期佛塔的典型影响。



南北朝塔两晋


280年,晋武帝灭吴统一中国,但门阀政体加剧社会矛盾,动摇王室基础。八王之乱等外患,导致胡人南侵,西晋灭亡。司马睿317年在建康(今南京)即位,为晋元帝、东晋建立。东晋与北方十六国并存,史称东晋十六国。420年,刘裕废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南朝(420-589年)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朝(439-589年)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佛教在不安的环境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凿石窟建寺塔,盛极一时。


北朝佛教更加繁荣。从平城(今大同)到洛阳,大量佛寺和佛塔都建成了。北朝时期,北魏最繁荣。北魏100多年来,寺庙和塔林立。


隋塔


隋代立国仅37年(581-618年),但由于皇帝喜奢华,大兴土木,故建造了大量的宫殿、寺塔等。隋文帝杨坚为母亲祝寿,在全国各州建塔约100座。据刘敦祯先生研究,所建的都是木塔,因为兵火没有保存下来。在多年的野外考察中,山东历城四门塔是隋塔唯一的实物。然而,大量的塔碑文可以得到证据,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九中,有文帝立舍利塔诏。


唐塔


唐代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佛教得到很大发展,所建佛寺及佛塔数量甚多,分布地域也很广。现存唐塔有几个集中地:一是中原一带,以河南嵩山为主;二是关中一带;三是山西一带;四是云南大理下关一带,存有南诏塔八、九座;五是北京房山一带。近年在吉林发现一座渤海国的塔。唐塔的现存总数,大约百余座。


唐塔的平面主要是方形的,很少有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的,因为它延续了早期塔对木结构房屋的模仿。砖塔的外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阁楼式,另一种是密屋檐式,形状很高,青砖砌筑,砂浆采用黄土泥。内部结构大多是空的,每层都有木制自动扶梯,腐烂,或火灾后,内部成为空的。

各朝代的塔有什么特点?  第2张


唐代的大型塔大多是砖塔,往往没有底座。塔体拔地而起,门洞分为优惠券和方形。密檐塔的第一层较高,二层以上逐渐减少,轮廓优美。塔体一般不雕刻,斗拱很少使用。屋檐下的菱角牙更涩,屋檐上的反叠更涩。塔门只开在第一层,其余的很少。


塔式制动器北部一般采用砖石制成,造型粗糙;关中和南方的塔式制动器多采用金属制成,非常细致。云南昆明、大理附近的塔式制动器很高,四角和金鸡装饰,在其他地方看不见。


唐代的小塔大多是石墓塔,便于在塔上雕刻,如四大天王、力士或飞天。山西原平县以外的唐代方形石塔,雕刻城墙、城市建筑、角楼、高阁,具有历史价值,非常壮观。



五代十国塔


自907年至960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唐是五代。这一时期战争频繁,佛寺佛塔的建造较少。然而,在南方的福建和吴越,由于王和钱的政权实施了保护边境和人民、发展经济、崇信佛教的偏安战略,福州、福州、乌石山等著名寺庙塔出现了几座。吴越如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杭州凤凰山梵天寺塔、西湖雷峰塔、灵隐寺双塔、临安功臣山塔、黄岩灵岩寺塔、义乌双林寺塔等。此外,还有南京栖霞寺舍利塔、山西平顺大云院塔等著名佛塔。


五代十国塔的平面从方形过渡到六角形和八角形,雕刻逐渐复杂,并试图模仿木结构建筑。内部结构逐渐从空气缸过渡到走廊和墙壁。阁楼塔显著增加。


宋塔


自19960年以来,宋朝已经持续了300多年。宋初,经济繁荣,佛教发展。塔的建设达到了顶峰。宋代的一些塔也用于其他目的,如看、标志、导航等。唐朝和唐朝以前的寺庙以塔为中心,所以塔在寺庙前面或自己的塔。宋朝的寺庙以寺庙为中心,所以塔在寺庙后面,或在寺庙旁边,形成了塔和寺庙的平行模式,如陕西周至大秦寺。


宋塔的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积较大的楼阁塔,占宋塔总数的80%以上,其中可分为带走廊和无走廊。显著的特点是它们都可以出现。另一种是体积较小的实心塔,包括雕像塔、宝箱印刷塔和无缝塔。有些塔看起来像亭子,实际上是实体雕刻。例如,瑞安观音寺石塔。


宋塔结构除沿用隋唐的空筒式外,创造了新型的壁内折上式。这种结构方式将塔身、楼层、塔梯三部分结合在一起,使横向与纵向构成一个整体,大大增强了砖塔的结构强度。宋塔的建筑材料,有木、砖、石、铜、铁和琉璃等。木塔仅东京开宝寺塔以及临安梵天寺塔,现已不存。砖塔数量最多,至今大部分完整保存。


辽塔


辽代寺庙规模不同,有的建塔,有的不建塔。在有塔的寺庙内,塔建在中轴线上,或大殿前,或山门内,完全按照唐代布局。这一特点可以从山西灵邱觉山寺、辽宁朝阳凤凰山云接寺、内蒙古喀喇沁左旗精严寺、河北蓟县观音寺、辽宁锦州大广济寺等中找到。

各朝代的塔有什么特点?  第3张


辽代砖塔有多密檐型。此外,辽塔还有少量的阁楼塔。辽塔的基础大多是扁平的,高度70-80厘米,与地面相比是直的,没有雕刻,如辽宁金溪塔沟塔和上京南塔。少数人把台基做成大侧脚,比如辽宁义县嘉福寺塔,有些人把台基建得宽,比基座宽得多。辽塔门多为券形,不同于唐宋塔多开方形门洞。券门内常施佛像,使其具有佛龛功能。


辽塔中更重要的是层层制作斗拱,完全模仿木结构建筑。砖制成的斗拱有两种方法:切割和烧制。塔体大多雕刻佛像、伞盖、飞行天空,以及塔、经典建筑、城市建筑、角楼、飞桥、城门、城墙等建筑形象。



金塔


公元115年至1234年,在中国东北,金取辽而代之。上京会宁府在黑龙江省阿城县设有六京,负责各地区。金代皇室也崇信佛教,所以寺庙和塔在其统治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金代寺院大多建有佛塔,但至今保存不多,大致有四种类型。


以洛阳白马寺塔、河南陕州宝轮寺塔等为代表的第一种仿唐塔。方形平面、内空筒,外密檐,轮廓优美。屋檐下做菱角牙砖,用叠涩砖层增加弧度。塔身无雕刻。各层施门窗,上下相对。第二种仿辽塔,如辽阳白塔、辽宁开原石塔塔、北京昌平银山大延圣寺塔、吉林农安塔等。第三种是金刚宝座塔,如正定大广惠寺塔,是中心的大塔,角落里有四个小塔,造型奇特。这种类型的塔在中国现存,只有这个金代,其余都是元明清遗物。四是建筑塔,一般体积小,多系石材建造,如北京潭柘寺塔林中的几座石基塔。


总之,除了仿唐、仿辽两类,金代塔没有统一的风格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金代在发展之前就灭亡了。


元塔


从忽必烈到元八年(1271)成立,再到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历时近100年。元实行喇嘛教,建寺建塔多,多为藏传寺塔。北京妙应寺白塔是一座建于元八年(1271)的大型喇嘛塔。尼泊尔人阿尼哥参与了这座塔的设计。


建于元泰宣四年(1327)的昆明官渡镇妙湛寺,原东西双塔。道光十三年(1833)大地震,西塔倾记,仅余东塔。密檐实心方形砖塔,13层,高17.5米。第一层塔体特别高,第二层以上叠出檐口。东南西北各开一个窗洞,上下在一条直线上。塔顶采用相轮作刹,四角各立一只金鸡,仍有唐代风格。元朝的汉式佛塔都是按照中原地区的标准建造的,建成了楼阁式或密檐式,数量少,没有特殊创造。


明清塔


明清两代经济文化一度发达,建塔数千座。皇帝相信佛陀和风水,所以除了建造佛塔,还建造了风水塔。砖业发达,砖塔多,南方只有一些砖木或砖石混合塔。80%的明塔为楼阁式,平面以八边为主,也有方形和六边形。大塔多为八边,多十三层,每层都有塔。楼梯多为壁内折叠式。层层有檐,顶为金属刹。塔的结构继承了宋代,结合了楼梯、楼层和外墙。空筒结构很少,有台基和底座。门窗洞口,南开圭形或锅门形,北开券形。明清塔还有阿育王式、喇嘛式、金刚宝座式,品种齐全,但整体质量不如宋代。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