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建筑安徽会馆-京城第一会馆

北京市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安徽会馆,原为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的一部分,是老京著名的会馆。

北京古建筑安徽会馆-京城第一会馆


清康熙时期,洪生创作的《长生殿》曾在这里的大剧院表演。继孙承泽之后,清朝有许多名人住在这里,如乾隆朝内阁大学士翁方纲、刑事部长孙星衍、刘位坦等。清同治五年(1866年),安徽官员吴廷东等75人主动修建安徽会馆。


清同治七年(1868年),以李鸿章为首的安徽官员和淮军将领捐款集资,并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2月开工建设。同治十年(1871年)8月,会馆建成,耗银33502元,洋钱318元。



此后,在清同治11年(1872年)和清光绪10年(1884年)5月进行了两次扩建。安徽会馆建成后,占地9000多平方米,共有219间半的馆舍,居北京会馆第一。


清光绪15年(1889年),安徽会馆大部分馆舍因西邻泉县会馆燃放鞭炮而被火毁,同年8月重建。重建后的安徽会馆规模比以前更大。


北京古建筑安徽会馆-京城第一会馆

与其他省级会馆不同,安徽会馆既不是专门为北京赶考而设立的试馆,也不是促进工商发展的行业会馆,而是安徽淮军将领、达官贵人在北京活动的场所。


光绪二十四年(1898),这里曾是康有为等维新党人的活动场所。光绪二十六年会馆为八国联军所占,设德军司令部于此,附近房屋遭焚毁。



据清光绪年间《京城安徽会馆记录》记载,会馆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分为中、东、西三路庭院。三个庭院分别有中夹道和西夹道,夹道之间的门将庭院连接成一个整体。无论你从哪扇门进去,你都可以到达各个地方,每条路都有四条路。


大门位于中路前端,面阔5间。正房文聚堂内悬挂书有皖籍中试者姓名的匾额。套院中有祭祀朱熹及历代名臣的神楼。戏楼是中路规模最大的建筑,系旧京四大会馆戏楼之一。


北方原有的花园面积超过1300平方米,包括假山、亭子、池塘和桥梁。现在只有一个碧玲珑馆。李鸿章在这里接待了朝鲜使臣。除了花园,会馆建筑的基本格局保持良好。

北京古建筑安徽会馆-京城第一会馆


会馆中院为五个庭院,第一个是文聚堂,共五个开间,约三个厢房;第二个是中厅盖棚,五个正楼,一个东西耳房;第三个是斯文在兹,即神楼,供奉闵子和朱子的雕像;第四个是碧玲珑馆和戏楼;第五个是后院的大花园,里面有假山、亭子、亭台楼阁、池塘、桥梁等。



东院第一个进入奎光阁,供奉魁星神像;第二个进入思敬堂,五个开间,三个左右厢房;第三个进入龙光燕誉,共五个,两个左右厢房;最后,有一个厨房。西院是三个入院,每个入院都有五个开间,大约有三个厢房。


1984年,安徽会馆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宣武区政府出资修复会馆舞台。2006年6月,安徽会馆作为清代古建筑,被指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