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护设施

  古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它的主要弱点是怕火,古代先民积累了不少对付火灾的技术和经验,他们的消防意识在古建筑中多有具体体现。
  如据史料记载,我国消防的历史几乎与种族文明同步。最早的时候是用涂泥沫灰的方法,即将草木灰、泥等覆盖于易燃物的表面,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就发现了这一点。这类防火措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左传》记载:“火所未至,撤小屋,涂大屋”。意思是说:在火灾未形成之前,把易燃的小屋拆除,在那些大型建筑上涂上泥巴。在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建筑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5000多年前的木结构建筑已经采用这种防火涂料,这些防火涂料颜色青灰、平整光滑、质地坚硬。
  在宁波现存的古建筑中,也保存着许多类似的消防设施。

宁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护设施  第1张

庆安会馆大殿双龙戏珠“正吻”及避火珠,“正吻”的作用相当于现代避雷针。

  设置消防通道

  在我国建筑史上,很早以前就把消防通道的设置作为防火救灾的重要措施。从经纬分明、井井有条的城市道路规划,到后来“开古沟,创火巷”的防火举措,一系列设计和技术措施为救火提供了便利。宁波慈溪古县城(现为慈城)的平面布局就是这样,慈城的城市布局规划为方格网式(棋盘式),既有大街,也有小弄,呈“井”字状分布,四通八达,便于消防救火;在古城内孔庙建筑群沿边的轴线上,设置有一条被称为“备弄”的长长的弄堂,当该建筑群内的宅院发生火灾时,人们可以从“备弄”这条紧急消防通道中撤离。

宁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护设施  第2张

  建防火墙隔断火源

  使用砖石和夯土筑墙,用墙体隔火的方式一直延续下来,在北宋《营建法式》这部专著中,还专门规定有相关防火建筑的尺寸标准。
  建筑物自基础到顶部用封火墙分隔,封火墙的顶部高出屋顶数尺,火灾时可防止火势蔓延。例如,在海曙区永寿街老街区内,可以见到不少高出房顶、用于防火的马头墙。到了近代,许多用于防火的马头墙采用有肩仿观音兜式样,并运用了水泥沙浆盖顶。后来人们将这类可以隔断火源的墙体称为“火墙”。
  这类建筑样式也成为一些地方的建筑特色之一,目前宁波地区的许多仿古建筑及农村自建民房仍保留着这一特色,底部的柱础基本采用石材,既是为了防潮,也是为了减震防火。

  保障消防水源

  古人在古建筑选址营造过程中十分重视水源,这不仅是为了生活,也是出于消防用水的需要。他们利用水井、宅前宅旁的池塘溪流,或有意识地在天井里设陶质大水缸(宁波地区俗称“荷花缸”或“太平缸”),贮积消防用水以防万一。
  另外,大型建筑群建有相当数量的“水门”,这是失火时消防人员和消防工具的出入口,也是人员疏散的口子;还有可以回环的消防通道;室内走廊是贯通的,宅外街巷一般也是贯通的,其宽度可以满足人与消防设备的通行。
  例如虞洽卿故居“天叙堂”就设有多个约1.3米宽的“水门”,按当时的防火要求是绰绰有余的;庆安会馆建筑群还建有消防室,自备有俗称“水龙”的消防设备,其中铜喷枪在使用时,数人往椭圆形木桶里倒水,另外数人在一根木杆的两端上下用力掀动,形成压力,水喷火灭,办法虽老,却颇灵验。

  “砖门”阻火

  在宁波的许多旧宅中,至今仍可见厚厚的木门上钉着一块块经过打磨的方砖,这种钉上砖块的墙门被称为“砖门”,要是宅院外面发生火灾,只要将“砖门”紧闭,便能阻火于门外,保证内宅的安全。如张苍水故居内就有这种十分有效的防火门。

  “正吻”避雷防火

  在国家级文保单位庆安会馆大殿屋脊的两端,各有一个对称并高高耸起的饰物。这种龙形饰物卷头缩尾、身披麟甲、上塑小龙、背插宝剑,张口衔着正脊。这种被称为“正吻”的饰物还有许多别名,如鸱尾、鸱吻、龙尾、龙吻、蚩尾、蚩吻等。唐代苏鹗在《苏氏演义》中记载:“蚩者,海兽也,能辟火灾,可置之堂。”可见,建“正吻”的初衷是为了防火。
  起初,正吻只是一种图腾,主要起装饰作用,并作为克火神灵的象征。后来,一些正吻的龙头上安装上了用金属丝做成的“吐舌”,这样一来,就演变成为防止雷击的实用工具,其作用相当于现代避雷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避雷防火的作用。

宁波古建筑中的消防保护设施  第3张

  藻井和避火珠

  庆安会馆大殿与后殿之间还有一个戏台,内有藻井和避火珠。藻井是天花板的一种,不过它是一种高级的天花板。据东汉时应邵编撰《风俗通义》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象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这里的天井即指藻井。关于用藻井以压火的设想,是从我国古代阴阳五行说中“水克火”的认识衍生出来的。在当时的设计师看来,光有“藻井”还不足压伏火灾,于是再安装上了一颗避火珠,似乎更加保险。如今,一些建筑物的室内顶上安装有自动喷水设备,一旦发生火警,就会自动喷出水流把火扑灭,这才是真正的悬“井”之水,比避火珠管用得多。

  “门不带钩”与“天一生水”

  在天一阁,门匾上“门”字的最后一笔,都是直笔下来,没有带钩。古人在题写门匾时不写带钩门字,也是出于“防火意识”,即所谓“门不带钩而阁必有水”。明朝人马愈在他的《马氏日记》中说:“宋朝临安玉牒殿灾,延及殿门,宰臣以门字有脚钩,带火笔,故招灾。遂撤匾额投火中乃熄,后书门额者,多不钩脚。”按马氏的说法,南宋临安皇宫里的火灾,是因为殿门匾额的“门”字带了钩,才把火钩了出来。尽管此说荒诞,但从此门匾上的“门”字,多不带钩了。
  藏书楼最怕火,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该书楼的创始人范钦曾目睹一朋友的“万卷楼”惨遭火灾,收藏的书籍灰飞烟灭,他以此为前车之鉴,对书楼的防火问题倍加关注。书楼落成后并没有马上命名,范钦为此动了不少脑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才命名为天一阁,意取“天一生水”,并以水克火。

  建火神庙求神灵保佑

  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在许多重大火灾面前无能为力,只好祈求神灵保佑。民国《鄞县通志》记载:“宁波古城区内曾有过大大小小10多座火神庙,祀奉火神菩萨,以禳火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又记载:“火正曰祝融”。祝融是“五行之神”中的火神,应“为王者所尊奉”。这种火神庙,在城市建筑布局上似乎成为“保境安民”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了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