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畅音阁是清朝三大戏楼之一

畅音阁是清朝宫廷的表演楼,全称紫禁城宁寿宫畅音阁。位于紫禁城博物馆养性殿东侧,宁寿宫后区东路南端,南北,建筑宏伟。建于乾隆37年(公元1772年),历时4年(公元1776年)。

故宫畅音阁是清朝三大戏楼之一



现有建筑是嘉庆年间改造后的规范。畅音阁是紫禁城最大的舞台,与京西颐和园德和园大剧院(仿畅音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大剧院一起被称为清代三大剧院。


畅音阁三重檐,台基高1.2米,通高20米.71m,总面积685.94平方米,卷棚歇山式屋顶,绿色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一、二层檐黄色琉璃瓦。阁面宽三间,深三间,与南五开间相连,平面呈凸形。畅音阁牌匾悬挂在上檐下,导和怡泰牌匾悬挂在中檐下,壶天宣豫牌匾悬挂在下檐下。有三层戏台,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


故宫畅音阁是清朝三大戏楼之一


其中寿台面积210㎡,台内无立柱,采用抹角梁。台面后面有四个楼梯,连接平台,上楼梯就能到达禄台。寿台北、东、西两柱上方装饰着鬼脸卷草木雕彩绘牌匾,但正面(北)面挂着:动静叶清音,知水仁山随处可见;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取自左思《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此外,陶渊明的《移居》中还有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台面中下设置地井,地井安装绞盘,通常用木板覆盖,盖板可以打开和关闭,可以根据戏剧内容,从地下的布景和角色,从地下或水中钻出戏剧效果,如表演金莲花场景,是从台下慢慢钻出四朵大莲花,一朵莲花坐着菩萨。台下地面四角各有检查井,南中间有水井,可为剧中表演喷水提供水源。



禄台和福台都以前沿(北侧)为台面,让观众抬头就能看到。三层天井上下连接,陆台、福台井口设置滑轮,直接面向寿台井。根据情节的需要,天井和地井可以提升演员和道具。例如,在上演仙女和仙女的戏剧时,场景和演员用滑轮从上面发送,导致从天而降的戏剧效果。三层台的剧目不多,绝大多数只在寿台上表演,福台和禄台只在一些神奇的戏里使用。


故宫畅音阁是清朝三大戏楼之一

台湾对面的阅览楼分为上下两层,是皇帝和后妃看戏的地方。东西北三面都是两层楼,宫女和大臣可以在两边楼的走廊下看戏。大楼后面是庆寿堂。



在中国古代,观看戏剧是宫殿的主要娱乐活动。每一个节日,如元旦、立春、上元、端午节、中秋节、中秋节、重阳、冬至、除夕、皇帝登极、皇后生日等重大庆祝活动,都应该在宫殿里观看。大型畅音阁是专门为重大节日表演而设计的。这里表演的歌剧大多是吉祥的仙女歌舞。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