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敷书院:皖江文脉延续

1652年,操江巡抚李日鹏在安庆府创办培原书院。培原书院于1733年被确立为官办省学,三年后正式定名为敬敷书院。敬敷书院作为清代安徽文化教育中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安徽学生,延续了皖江文脉。桐城派鸿儒先后担任书院山长,任书院山长,敬敷书院一时成名。1901年,敬敷书院与求是学校合并,成为安徽省第一所大学——安徽大学校,是安徽高等教育的先驱。回顾学院办学教育的辉煌历程,今天学者德行兼修的治学理念和奉献精神依然熠熠生辉。

敬敷书院:皖江文脉延续


尊敷五教,树育人之念


敬敷这个词来自尚书·《顺典》蕴含着尊重和教育的意义。宋代理学大师朱曾明确指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的目的。尧舜使契为司徒,尊重五教,即便如此。以此为名,体现了学院以文化教育人的宗旨和不懈追求。对于教育者来说,却蕴含着对教师职业的敬畏和温暖。



据《金陵诗征》记载,敬敷学院是人聚集区,聚集了一大批性格方正、知识渊博的名人,为学生树立了严谨治学、热爱教育的榜样。其中,成就最突出的是桐城派大师姚奈。他曾两次担任学院山长。即使到了71岁,他仍然专注于教书育人。姚奈编写教材《四书文选》,视其为写作模式,授敬敷书院诸生课读。在四库中,他提出君子重修身,贵择交,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并逐步得到代代相传的认可和传承,从而形成了尊师重教、教书不懈的文化氛围和乐于教书、教书的优良传统。


太平军占领安庆期间,因战争毁灭了城市各种文化教育基础设施,敬敷书院未能幸免于难。重建后,学院开始积极吸引士人,继承学院的文脉。书院讲习规模逐渐扩容,除却桐城派鸿儒硕师之外,历任安徽各级官员如巡抚、藩司、知府等都会定期来书院授课;他们虽在不同时期掌教,但施教的理念却一脉相承,即德育为先,文化育人。正如黎妃昌所评价的:每月按期课试,学校阅读文艺,其优等者捐廉以养。在嘉惠寒士中,寓意识拔才俊。皖中人不感激。优秀的教师为学院的持续发展注入了稳定的活水和清澈的溪流,学院长期积累的办学经验和教学传统对安徽教育文化发展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实践中的宝贵遗产。


敬敷书院:皖江文脉延续

以古为先,持包容态度


随着清末西学东渐的浪潮,面对三千年未有的巨大变化,仁人志士虽然把兴学作为拯救生命的关键,但在如何兴学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此际,时任安徽布政使于荫霖肩负起书院兴学自强的重任。他始终认为,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应该积极应对。因此,一场呼唤变通书院章程,以实用的变革之风逐渐兴起。鉴于新增计算学、天文学等实践学校的课程,原有的教学场所自然需要相应的扩建和改造,移交学院自然成为首要措施。以安庆府城北门为选址,在远离喧嚣、回归山林的同时,也践行了宋代书院山林隐逸的传统。


希望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学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尊重时任书院掌舵人于树林等人,高举经世致用之旗,树立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在1899年12月4日的考试的策论题目出现在1899年12月4日的考试中。改变不止于此。强调以西学专才治事与以中学通才治民并行的教学观点,更体现在学科体系中的中西并重。进入20世纪,学院的课程最终被确定为经历史第一,终端激励行为,强调算术测绘,通过天文舆论的化学阶级,然后辅以国家语言。毫无疑问,在古风的基础上,西学易以新名,饰以古义,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活力。敬敷书院纳西学在经学中,消除了旧书院的空疏之弊,客观上会通中西,传承中国传统学术。


因时而变,发展趋势

敬敷书院:皖江文脉延续


在适应新陈代谢的现代,学院的趋新改革进一步向教育现代化迈进。庚子事件发生后,清政府发布了全面启动新政策的法令,要求各省会书院改为大学。为升级为安徽大学堂,在安徽巡抚王之春的精心策划下,城外敬敷书院迁至城内,与强调西学的求是学校合并。因此,学院作为地方高等教育中心的权责日益明确,很快就更名为安徽高等学校。



时代变了,虽然敬敷书院的名字变了很久,但安徽高等学校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爱国忠诚的人才和治学人才。不得不说,这与现代著名的桐城派大师息息相关。1906年,严复担任学校监督,大力创新学校课程,重视英语、数学和实践教育资源的普及,促进整体办学质量的提高。他的重点和果断措施不仅坚持桐城先贤重视人才、兴学从教的传统,而且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清代著名省学后,敬敷学院先后发展为安徽大学、安徽高等学校、省安徽大学、国立安徽大学等,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重视皖江地区人才培养的信心和决心,不仅植根于一脉相传的文化教育理念,还源于中西包容心态。2013年,敬敷书院被确定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百子桥百年的风雨,百子桥旁的古建筑依然屹立在安庆师范大学校园。推开那扇厚重的红木门,笔直长廊上的精致宫灯向我们讲述着书院曾伴随琅琅书声与淡淡墨香,成为名流学者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向往之地的光辉诗篇。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