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古建筑

汶川大地震虽然给成都及其都江堰带来了影响,但成都和都江堰的古建筑损坏不多,例如二王庙之类正在抓紧加固和修葺,所见古建筑至今依然魅力不减。

成都古建筑  第1张

成都古建筑  第2张

  成都的古建筑给人印象至深的是它们的平民化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闻名遐迩的杜甫草堂当数其中典范了。史载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辞官举家迁至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筑一茅屋,从此过上了贫瘠而又平凡的田园生活,一首首流芳百世的诗作也不断问世。当年杜甫草堂是由亲朋好友出资,杜甫自己亲自在屋前屋后打理、挖井、种花,形成简朴而幽静的民居。之后被岁月摧毁。现在再现的茅屋虽是当代人复制,但都保留了当时唐代的建筑风格以及川西民居的特点。几间茅屋为流水和草木环绕,未曾上漆的木头和屋顶檐墙上的茅草,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和温馨。设施极其简陋的草屋,布局十分简单,而院落里的鲜花草木,则又使这里充满了农家氛围。自然,清苦,但更接近土地。现如今的草堂,已不仅仅是一处民居了,作为游人必至的杜甫草堂博物馆,周边原有的建筑,小径,绿树和河流全数都规划统一于此,杜甫原居则成了核心,它也成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博物馆和殿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意境犹在,在偌大的纪念场所徜徉之余,到杜甫的茅屋再去亲身感受一番,也是一种雅趣。
  武侯祠则是成都另一个著名建筑。它也是集武侯祠堂及周边建筑和园林融于一体的一个游览去处。武侯祠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三国时期,武侯祠层层殿宇十分紧凑,令人有肃然之感。人物塑像也是栩栩如生,威严和蔼生动体现。武侯祠主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兴建。足见成都人对诸葛亮的推崇。它和成都的其他寺庙、祠堂、故居等一样,都充满了一种民俗之乐,也展示了成都建筑的平民色彩。
  在成都最令人惊叹的是金沙遗址。这个遗址位于成都西郊,当属新世纪中国大陆第一个最有价值的发现。这一重大发现最初是在挖掘下水管道时发现了大量的骨质物、圆形石器、石人和铜器等,之后不断考证以及结合上世纪曾发现的黄忠村遗址等,充分证明大约在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这里就是古蜀国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甚至很有可能是古蜀王国的都邑所在。其他暂且不论,由此发掘的一些大型建筑的遗址,气势和规模都超出人们对当时的想象,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艺也值得玩味。金沙遗址博物馆虽是在2001年发现的金沙遗址原地所建,但其建筑本身也设计平和,有亲近感。馆内两个最主要的建筑外形一方一圆,设计精巧。
  笔者对成都古建筑还有一个印象颇深之处,则是宽窄巷。宽窄巷将原有的明清民居改建得很有特色,一处十分平民化,民宅门面似乎依然破旧,但还原了当年的面貌和气势,各类小吃随巷一侧摆开,游客和市民随意品尝,其乐融融。另一处则显高雅一些,咖啡厅文化展也引人入胜。这与上海的新天地相比,似乎又增添了不少市民的气息,也许世俗了点,但也更生活化。
  都江堰堪称成都最著名的古建筑。这样一项大型水利工程,也让我直接感受到一种亲民的气息。自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以来,这项工程受到了后世两千余年的爱惜守护,亦不断造福子孙后代。这一建筑项目也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其渠首工程由“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大部分构成,其中鱼嘴分水堤长约3000米,最宽处约300米,内外分江实行无坝引水。飞沙堰历史上用笼兜卵石堆砌而成,十分坚固,现已改用混凝土筑成。内江总干渠在宝瓶口下段,是李冰当年所兴建,细分为河、渠、沟,形成有序的灌溉网络,福泽蜀地。而今二王庙虽遭地震破损,但加固之后,将重新屹立于山间,其依山而建,负山抱水,规模宏大,布局设计严谨,建筑古色古香,颇有气派。而伏龙关,雄踞离堆之上,巍巍气势,殊引人注目。此外古城墙、奎光塔乃至由清代邑人何先德夫妇捐建的李桥(又名安澜桥),都颇值关注,在震后愈显珍贵和美丽。

成都古建筑  第3张

专题推荐:

寺庙设计施工公司

寺庙规划_寺庙规划设计_寺庙规划方案

寺庙设计效果图-寺院规划设计图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