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法门寺佛指舍利的文化特色

1987年,四个佛指舍利出土于陕西宝鸡法门寺唐代地宫。其中一个颜色略黄,质地像骨头,表面有裂缝和斑点。根据地宫出土的宝函凿文: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佛真身宝函,被认定为佛陀真身灵骨;其他三种质地都像白玉,被认定为影骨。影骨是灵骨的影应和应现,以证明灵骨的不朽,也被视为圣骨,供养规格与佛的真实舍利相同。

陕西宝鸡法门寺佛指舍利的文化特色

佛教中,高僧大德死后留下的头发、牙齿、骨骼和骨灰被称为舍利;火化后产生的晶体被称为舍利子。现代佛教大师印光大师认为:舍利者,是梵语,这云身骨,也云灵骨。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不练精、气、神所成。心与道舍,心与佛舍之表相耳。非特死而烧之,其身肉、骨、发变成舍利。也就是说,舍利子是火葬后留下的结晶。

根据唐代佛教史籍记载,如《破邪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法园珠林》,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涅盘后留下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块中指骨和8.4万块真正的舍利。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了弘扬佛法,将佛舍利送到世界各国建塔供奉。其中,中国有19座,宝鸡法门寺为第五座,供奉佛指舍利。自古以来,佛指舍利就被视为国宝圣物,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主要来自五个方面:

一是神圣。佛指舍利的重要价值在于,这是佛释迦牟尼佛真身上的中指骨。《大般涅盘经》云:若见如来舍利,即见佛。佛指舍利不仅是佛释迦牟尼的象征,也是佛教言教和佛教佛教的象征,是当今佛教最高的圣物,具有神圣崇高的地位。佛教崇拜是佛教崇拜的核心形式,是佛像、佛经、佛地、佛寺等其他佛教崇拜方式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佛指舍利每次出国拜礼,都是万人空巷,万人顶礼膜拜。

陕西宝鸡法门寺佛指舍利的文化特色

第二,独特性。稀有的东西很贵。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舍利有8.4万多个,但佛指舍利只有一个。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发现这个真正的佛指舍利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争议。也就是说,法门寺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唯一的佛指舍利。

三是真实性。法门寺佛是指舍利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来源神圣,文献和碑文相互证明。佛指舍利的形状,唐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舍利,一开始像小指初骨,长寸二分,内空方正,外楞亦尔,下平上圆,内外光滑。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记载,佛指舍利长一寸二分,上下折叠,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略高,中间有隐痕,颜色白如雨少青,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文字,文字不彻底。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长40.3毫米,外径17毫米.55——20.11毫米,腔径13.75——16.5毫米,重16.2克,形状与文献记忆一致,但由于液体浸泡几千年,颜色变得有点黄。从北魏到唐朝,历代皇帝开法门寺地宫迎佛指舍利。《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都有详细记载,具有确凿的传承性。唐朝时,韩愈告诫唐宪宗不要迎奉舍利,被贬的故事也发生了,并留下了两部著名的作品:《告诫佛骨表》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因此,从古至今,几乎没有人怀疑佛指舍利的真实性。

四是灵感。佛教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和引导人们放弃邪恶和善良,佛教是指舍利在激励人民、展示教育、提高人民道德水平和精神自我克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佛教是指舍利长期受到皇室和人民的热烈崇拜和虔诚支持,不仅激励了佛教内部各派的信徒,也激励了从皇室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各个阶层。它的吸引力是前所未有的,无与伦比的。特别是唐朝200多年来,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西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开示和迎奉佛指舍利,地主富商都会竞相施舍,帮助穷人;贼匪痞忏悔,断恶修善;宗派斗争放弃干戈,拱手言和;病人残弱,感到安慰,精神振作。可以说,佛指舍利不仅仅是宗教圣物,更是团结各方、缓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法宝。

陕西宝鸡法门寺佛指舍利的文化特色

五是神奇。佛指舍利历时2500多年而不朽,本身就是奇迹。和许多宗教一样,佛指舍利也经常伴随着一些超自然的事件。这些事件有的可能是巧合,有的则无法用现代科学理论来解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佛指舍利的神秘感和神奇感。1987年,考古学家在法门寺地宫打开佛指舍利的宝函时,正好是农历四月初八,也就是佛教中的佛生日。

佛指舍利虽然是宗教圣物,但已经超越了宗教范畴,成为祈福消灾的精神寄托,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象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