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麓自汉代以来,一直是求仙者的栖息地,经过元、明、清等时期。它的规模、布局、设计理念和技能水平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堪称“世界的繁荣和永恒的奇观”。

武当山古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空间组织模式,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措施,自由分布组合模式与局部中轴对称组合模式相结合。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为墙体或屋顶材料,形成各种单体或组合建筑。

宫观位于武当山山区,地势分散,起伏不定。根据地形的特点,建筑群形成了一些轴线布局的建筑群,其他建筑群自由组合。

现有四座道教宫殿、两座官殿遗址、两座道观、大盘神庵和岩庙。每个建筑群由几栋单栋建筑组成,庭院大小不同,根据功能要求确定。

例如,南岩宫的布局和不完全对称的布局形式使其与周围环境完美协调和统一,主要包括两部分:围绕轴线布局的建筑群和南岩悬崖自由布局的建筑群。

道教文化-武当山古建筑群

身处其中,给人一种“琼阁”和“画境”的感觉,巧妙地与山结合,就像南岩山生长的建筑一样。轴线布局的建筑群由龙虎殿、玄帝殿、左右四座配殿组成。

武当山建筑屋顶风格主要采用歇山式和硬山式,材料主要采用琉璃瓦和青瓦。

道教文化-武当山古建筑群

重要的宫观建筑采用高档重檐歇山式。例如,紫霄大厅的屋顶是重檐歇山顶。屋顶有两层,通过斗拱结合。上层由四个坡组成。前后坡为凹曲面。正脊中间有一个宝顶,两端有一个吻。左右屋顶上部为山角山花,与垂脊相连,下部为曲坡,坡度相对温和。

硬山屋顶主要用于武当山道教配殿建筑,等级相对较低。屋顶采用灰瓦,坡面只有前后两侧,左右两侧为垂直山墙,只有一个正脊,四个垂脊。屋顶基本没有装饰,整体简约。

道教文化-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的建筑装饰包括木雕、砖雕和石雕。从唐代修建的武当道教寺庙到保存修复良好的宫殿观,大多数建筑都是木结构砖石墙结构。

宫观主体采用抬梁榫卯、插栓等工艺措施,因此梁柱梁等建筑构件的装饰方法自然以木雕为主。砖雕是用砖材烧制的,经常装饰在建筑的墙壁、墙壁、护栏和屋顶上。石雕常用于武当山建筑的柱门、柱墩和围栏。当地材料反映了武当山的地域特色。

道教文化-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道教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建筑技术,在布局、屋顶风格、装饰形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使武当山道教建筑产生了非凡的艺术效果,反映了皇家建筑的风格。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由皇帝亲自策划建造,由皇室派员管理。现有建筑规模大、规划高、结构严谨、装饰精美、雕像和供应众多,在中国现有道教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

道教文化-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道教古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集中代表和艺术典范,对未来道教建筑的进一步研究和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