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石刻—唐宋佛教美学的旷世之作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西距成都271公里,东距重庆167公里,有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它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为著,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神圣殿堂。

重庆大足石刻—唐宋佛教美学的旷世之作  第1张

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内容丰富,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四大石窟齐名。大足石刻因地处中国内地山区,过去交通不便,幸免了历代战争的浩劫和人为破坏,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价值,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892),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4600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代表。

宝顶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南宋年间,四周2.5公里内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以大足大佛湾为主体,小佛湾次之,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大佛湾位于圣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全部造像图文并茂,无一龛重复。巨型雕刻达360余幅,其中又以宋代佛涅槃像、华严三圣像、牧牛图、三品九生图等最为著名。

隐匿于西南一隅的大足石刻,首次发现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1940年1月,梁思成等营造学社一行便率先考察过大足北山、宝顶山摩崖造像。而到了1945年4月,杨家骆等更组织“大足石刻考察团”,进行更为全面的考察论证,首次以大足石刻“可继云冈、龙门鼎足而三”正告国人,从而为史失其载的大足石刻名世奠基铺路。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意即巴蜀境内不但尚有唐宋艺术遗存,而且规模巨大,独具特色,足可以占踞中国古代艺术之一席,实可称之为中国唐宋美学的旷世之作。

1、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再现敦煌遗韵

现编号为大足北山第245龛的晚唐“观经变相”造像,为国内罕见的雕有唐代建筑细节的一龛造像。所谓“观经变相”造像,全称为“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造像,是指根据佛教《观无量寿佛经》内容而雕刻的造像。这种造像反映的主题,乃是忆念西方净土及阿弥陀佛的十六种观想——“十六观”,体现因果报应的“未生怨”;而龛中主尊造像,中为阿弥陀佛、左右各为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正在为广大信众阐论佛法。虽然这种造像,在巴蜀各地遗存不少,但大足北山这一龛,可谓同题材造像中保存最为完整、雕刻最为精美、唐代建筑细节表现最为精细的一龛。梁思成曾亲临考察,盛赞其“全体构图,与敦煌壁画同一系统”。

2、十三观音变相窟开启“魔道”

这个石窟就是现大足北山编号为第180窟的十三观音变相窟,开造于北宋政和六年,到宣和六年完工,此时已经是北宋末年。梁思成当年对这一窟造像有明确的文字描述,他写道:“再南一龛,中镌观音半跏坐像,丰神丽容,宛若少妇。其左右仕像各五尊,皆靓装冶容,如暮春花发,夏柳枝低,极逸宕之美,佛像至此,可谓已入魔道矣”。

其实,梁思成所谓的“魔道”,是指将这些原本庄严肃穆的神像塑造成具有世俗姿态、人间神情的模样,将其高高在上的“神格”降格为“人格”,其神格威力就转化为人格魅力;将其无所不能的“神性”弱化为“人性”,其神性光辉就转变为人性力量。大足石刻雕造中出现的“魔道”技法,也恰恰标志着佛教信仰的广泛与普及程度。巴蜀佛教造像就开始逐步摆脱来自中原正统佛教造像的影响,独辟蹊径,自成奇葩。

重庆大足石刻—唐宋佛教美学的旷世之作  第2张

3、转轮藏窟代言宋代美学

转轮藏窟,凿造于北山佛湾中部,现编为大足北山第136窟,是一个平顶长方形大窟,窟高4米,宽4.7米,深7米。转轮藏窟坐东朝西,窟正中凿一巨大八角中心柱。柱础高大,蟠龙缠绕,柱础上有八角露盘。露盘周边浮雕栏干,栏干上有数十嬉戏儿童,活泼可爱。柱上部作八面形高厚顶盖,每面以楼阁宝塔为饰。柱中部缕空环列八柱,支撑于露盘之上,顶盖之下,成八柱亭式法轮形制。

转轮藏窟正壁刻释迦牟尼,左右刻迦叶、观音和阿难、大势至侍立两侧。左、右壁两组造像对称,左刻文殊菩萨、玉印和如意观音,右刻普贤菩萨、日月和数珠手观音。三壁有供养人像6身。窟口两侧各立一护法金刚,威武雄健。左右壁的菩萨雕像尊尊宝相庄严,各具殊胜,令观者叹为观止。依次瞻礼,恍入法界净地,心神俱凝。

左壁文殊菩萨,结跏趺坐于莲座,手握经卷,两目平视远方。莲座架在青狮背上,吼狮昂首扬鬣,与菩萨的肃静相对应,更见生动。菩萨眼睛微闭,敛指胸前,似在沉思之中默默探索佛法之奥义。他头戴方形宝冠,身着褒衣博带,胸前璎珞精巧细腻,面貌圆润,鼻梁高挺,双眼细长半垂,线条流畅细腻。(见中插图14)右壁普贤菩萨,结跏趺坐于莲座,莲座置于白象背上。宝冠以佩玉、珠琏、花草为饰,刻纹婉转流丽。隆鼻、长眼而目光向下,薄唇而嘴角微微后收,泛起一种似笑非笑、欲笑又忍的神情。脸型清秀、圆润,身材修长,上身向前微倾,凝神深思,端庄静穆。

窟中除却文殊、普贤菩萨像之外,还有数尊雕造同样精妙的观音菩萨像,依次肃立于两壁。转轮经藏窟内的雕像镌于东、南、北三面壁上,其布局形式是东壁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对称各凿三组造像。这种布局结构严谨,既有整体感,又可使造像各自相对独立。环视窟中,华美如生的菩萨始终在观者的目光所及处,绽露慈悲与智慧的种种轮廓,让人油然而生一种佛法无处不在、佛法无处不妙的情怀。这是佛教艺术的存照,亦是人性光华的最佳存照。这些菩萨造像既是美的化身,更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4、大佛湾佛涅槃像

冂形谷之中央一面,就崖石凿佛涅槃像一躯,真容伟巨,殆为国内首选。——梁思成《西南建筑图说》

被梁思成评定为“国内首选”的这座佛涅槃像,居于整个宝顶山大佛湾的中央区域。这是梁思成在宝顶山所看到的最满意的宋代作品,无论从佛教仪轨还是雕塑风格上看,都具备其欣赏的庄严肃穆、雍容大度之美。一生以寻觅唐代建筑为己任,终生以研究宋代营造法式为志业的梁氏,他对唐代风骨、宋代神韵的向往与渴求,在这座佛涅槃像前终于得到了完美诠释。

这座八百年前的佛涅槃像,通体长达31米,但这还只是它在人间示现的一半法身。事实上,这并不是一座以全身像为标准范本而雕造的佛涅槃像,宋代匠人将其大胆处理为半身像。整座造像只雕刻至腿部,双脚隐没于大地山崖之中。大佛右胁而卧,没有身下的宝座,以致右手也未刻出,而整个佛像浑如深沉入地、重如巨岳。这种以虚代实,以不全概大全的高超造像艺术,确实撼人心魄。这种大美无言的造像风格,单纯从艺术技法而言,与中国画中的留白手法何其相似,不着斧锥处,尽得金石意。从佛教寓义而言,这样深沉寂寥的涅槃像,又何其庄严肃穆,清净身心。大佛前的十余尊弟子及菩萨像,也均只雕刻半身,似从地下涌出,又似要沉入地下。面对佛的寂灭,这些最亲近于佛的信徒,以天地之间的沉涌之身,体现出对世间命运乃至来生轮回的深沉思索。

重庆大足石刻—唐宋佛教美学的旷世之作  第3张

5、壁立千钧华严三圣

高约7米的三尊“华严三圣”造像,也是一处宝顶山的标志性造像。三尊立像高立微俯,为山湾南崖的立式造像之最,是南崖造像群中的视觉至高点。三圣像中,毗卢遮那佛居中,头有螺髻,顶上现出毫光二道,垂目下视,左手结印,右手平伸。佛之右为普贤菩萨,头戴花冠,双手捧舍利宝塔。佛之左为文殊菩萨,亦戴花冠,左手托七重宝塔,右手扶塔身。主像后壁,刻有81个小圆龛。

这三尊立像最为奇特的是,普贤与文殊菩萨像手中托举的塔。这两尊立像托举数千斤石塔之石臂,八百年不曾断裂坠损,实有赖于当年匠人的苦心巧构。原来,立像手臂处均雕造以大块垂直石面以作下坠之衣纹,这大块的石质坠衣,实际上起到了加固石质手臂与分散塔体重力之作用,故而塔不坠、臂亦不断,承载八百年庄严宝相,至今完好无损。

6、三品九生因缘际会

接下来,“九龙浴太子”造像的繁丽,“牧牛图”造像的禅思,均让人目不暇接,恍若置身于宋代佛教艺术长廊之中,而到了第18龛“三品九生图”造像时,则更会给人难以言喻的心灵震撼,这就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宋代“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造像。

整个石龛表现的内容,是《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谓的“三品九生”,即每个人根据自己生前的善恶言行,确定自己往生西方净土的品阶,若临终前念阿弥陀佛圣号,死后就可进入西方净土中九种不同的品地——上品、中品、下品各三种,合称为“三品九生”。表现“三品九生”内容的摩崖造像非常罕见,如大足宝顶山这一规模如此巨大的石龛则国内仅此一例。

专题推荐:

寺庙设计施工公司

寺庙规划_寺庙规划设计_寺庙规划方案

寺庙设计效果图-寺院规划设计图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