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意匠-园的构成元素

关于构成花园的要素,有山、水、树、石、屋、路六法的说法:有人归结为花木、水泉、山石、点缀、建筑、路径。明末李渔的《家言》·卧室部分为五个方面:房屋、窗槛、墙壁、联合牌匾和岩石。虽然这本书可以被称为园林艺术理论,但它只不过是一些关于细节设计的巧妙想法。

华夏意匠-园的构成元素

花木

中国园林术语中,花木或竹的含义通常总结了所有植物。花木分为花、树、藤、草四类。种植方法称为成林、成丛、成行、攀缘四种类型。花园以花为主,中园花树并重,大园以茂林取胜。

花卉和树木是自然的东西,必须以原始的自然状态出现,人工使花卉和树木形成规则的几何图形,或堆积成有组织的图案;西方和日本的花园都喜欢这样处理花卉和树木,这与中国传统的园林理论正好相反。花卉和树木布局和组织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达到自然的效果,寻求疏浚的兴趣,因此适合自由活泼的构图。

中国没有草坪吗?不是没有,只是占据了显著的位置。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中有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苍苔叫草坪。草坪在古代被称为规则草,主要用于临水坡,没有像西方花园这样的大草坪。因为草坪要在一望无际的开开阔视野中才能展现出它的美丽,花园里所有的风景都更有趣?除水面外,无遮无挡是中国造园原则的禁忌,那么大片草坪何来?

大面积的湖沼本身就有自己非凡的意境,有自己的自然美。所谓湖光山色,是最动人的景象。因此,所有的大型园林都以大面积的水面为基础。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公园都能有理想的水面,尤其是中小型私人公园。其次是在公园里形成池塘、池塘、泉水、溪流和溪流。

取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引水进入公园,所谓的利用源水;二是利用地下水,即所谓的潜流。如果水源来自高处,它也可以形成一个人工瀑布,可以作为瀑布,可以形成溢流。在引水进出公园的过程中,水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景,或进入池塘或溪流。地下水可以储存在池塘里,莲花是花园里常见的荷塘。

荷塘里有水榭,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园林景观,但也有台榭里有荷塘,即以荷塘为中心,建在池塘周围。北京香山见心斋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小桥流水是一首诗,亭子里听泉水是一幅典型的画。花园和水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艰难。

流泉多用于中国园林,喷泉多用于现代和西方园林。中国自己没有创造喷泉。法国教士蒋友仁安装在圆明园(P.MichaelBenoit)设计的大水法机关喷泉。我相信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无法想象或发明人工喷泉。问题可能是名山景区没有黄石公园这样的天然喷泉,也没有人想到这样的项目。

叠石造山

花园里用人造土山,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汉代。《汉宫典职》为山,十里九坂。其实造山的历史和筑台的历史应该是一样的,因为这是一个类似的项目,只是一个使它成为规则的体型,一个构成自然的外观。为什么汉朝以前没有记载?如果不这样做,主要是自然主义的思想还不成熟。

华夏意匠-园的构成元素

除了上述平衡场地土方工程的作用外,造山在构图上起着封闭视线、制造高潮的作用。它自然地将空间分割成多个环境,使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的感觉。造山也可以看作是筑台的另一种形式,用来增加高楼观的高度,达到爬高远观的位置。一般来说,堆土造山的问题可以看作是自然主义因地制宜的场地整理(siteformation),它还包含了节约的经济意义。也许,在汉朝之后,建立了这种方法,成为园林建设的基本方法之一。

叠石和造山有两种相同和不同的含义。叠石可以象征山,或者取代计划造山的位置,也可以分隔空间,封闭视线。造园的方法常说:造山不宜过小,叠石不宜过大:不宜造山时,可代之以叠石,叠石过大时,造山为宜。山与石有这样的量关系,所以叠石一般叫假山。假山中常有山洞,以增加一些乐趣。

另一方面,花园里的石头不被认为是一种建筑材料,而是一种艺术。《南史》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到)靠近淮水,斋前山池有奇硼石,长一丈六尺。(梁武)帝戏赌博,还有《礼记》,灌输了。····石头就是迎接华林园宴殿前。移石之日,都下倾城纵观,所谓到公石也。

一块石头引起了如此轰动。所谓石,就是叫松皮石的砾石。综观文献,,大约六朝以后,种植石头的风开始产生。许多奇怪的石头爱好者已经成为一件优雅的事情。因此,小人物把它们放在案头上,大人物不得不把它们展示在花园里。唐朝以后,这种风更加繁荣,罕见的石头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珍宝。许多人从艺术的角度专门研究这类知识,并们进行分类。正如《长庆集》所说,石有族,太湖为甲,罗浮,天竺属次雁。

从那以后,太湖石被认为是花园里最好的自然雕刻。宋徽宗在修建皇家园林根岳时,特意组织运输队到太湖运石,这就是所谓的花石纲。后来,金人从汴京把根岳里的石头搬到了北京。现在北京北海假山使用这些儿朝遗物。由此可见,花园里的石头在意义和价值上都不是很简单。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说园中的石像西方建筑一样设置雕像并不过去。博伊德说它是天然抽象雕刻,与现代西方建筑中的抽象雕刻相比,在任何方面似乎都非常相似。许多人把花园里的石头理解为天然抽象雕刻,即使效果与现代建筑中的抽象雕塑不完全相同,其性质也非常相似。园中置石法有所谓特置。

群、散、叠,这就是构图的方式,就像雕刻作品有所谓的单像、群像一样。在传统观念中,这些抽象雕刻只应该作为抽象构图来处理。如果把它们的标题模仿成某个形象,就会降低艺术水平,成为俗人。在现实主义雕刻时代,西方人不了解中国花园里的石头。抽象雕刻流行后,他们可以理解这些自然的构图。

石案、石墩、石床、石屏、石盆、石灯是公园的另一种特殊元素。古人在公园里有很多活动。一方面,这些物品是必要的设置,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装饰品。在我国园林建筑的发展中,这些物品逐渐消失。除了案例和码头,床、屏幕、盆和灯在后期很少见。

大概,明清以后,园林布局和园林元素的设计趋于复杂繁琐,追求纤细美丽的风格。简单朴素的石头在园林中显得不协调。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园林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然而,在日本人的花园里,唐代流行的石灯和石盆今天仍然是一种代表性的装饰品。不可否认,他们有时比我们保留更多的古老生活方式和兴趣。唐代诗歌中的石头有自己的尊重和石头空无一人,悠闲的夜晚是指花园里的石盆和石灯。当时,这些东西在花园里很常见。

图画窗

因为花园的设计注重寻找风景,注重人们在视觉上获得一系列的美感。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图片窗的概念在园林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室内窗景被视为一幅自然的图画外,室外隔断的门洞也是各种各样的框架。

华夏意匠-园的构成元素

画应该通过画框装裱来增加其美,风景也应该通过风景框来选择和选择,让人们四处看看,充满了美丽的风景。江南著名花园的花园被称为图片窗的巧妙设计。门洞、窗洞等风格的原因是为了加强花园的浪漫氛围。例如,圆形的门洞被称为月亮门,这是一种希望产生月亮嫦娥的仙境联想。

一系列不同形状的窗洞,除了可以看作是一个框架外,还有另一个功能被称为灯窗。这种效果只有在室外和晚上才能得到。白天,它只是一堆无关的形状。晚上,在室内点燃灯光后,花园里不同形状的窗洞看起来像一系列不同形状的灯。如果灯窗面对水面,灯光的颜色反射在水中,情感吸引力非常感人。

颐和园临湖的围廊上设计了各种锦灯窗,增添了许多美丽的夜晚。此外,漏窗也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是实现半遮半掩效果的最佳手段,在室外产生隔风效果。强壮透明的格子本身不仅在阳光下产生迷人的光影变化,而且在夜间产生灯窗效果时也像星光一样明亮,随时都有醉人的旋律。

曲径、曲桥、曲廓目的不仅是平面上有趣的线条和图案,也是为了延缓人们在花园景观中的运动速度,增加视觉变化的方向,引起寻幽探胜的好奇心。当然,花园里的路在功能上是犹之植物枝茎与花果的关系,但更要考虑的是封闭风景、扩大空间的感觉。因此,曲径通幽成为园径的设计原则。

花园是一种缓慢的节奏,悠闲的运动,不需要道路有最大的工作效率。走廊变成折线的原因,桥是九曲,作用是延缓行动的步伐,除了扩大空间的感觉,故意延长距离的折线或曲线是让人们在交通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改变更多的视角,慢慢欣赏花园的乐趣。

建筑物

为了满足公园的要求,建筑设计不断产生许多形式的公园,如桥亭结合的桥亭形式的石坊、各种水亭、水亭等。因为在总平面布局上,花园建筑应该独独立的,房子应该是连接的,花园里的建筑大多表现出三维的外观,往往处于视线的束缚(terminalfeature)的地位中。

因此,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发生了很多变化,原因是不足以满足环境的要求,产生丰富的体型,这是建筑物以体形式出现的必然设计规律。至于无壁的亭台楼阁或楼台,虽然最早是从防御意义上的观和阙演变而来,但在后期已成为园林或景观建筑的专有形式。由于室内外完全流通成一体,最好满足人与自然融合的要求。在建筑形式的发展中,由于园林建筑不受各种限制,设计更加自由,其演变和进步更加广泛和快速。

花木是园林景观中的主要作用,最高的布局手法是让它们能够以自然的意态和效果表现出来。水赋予花园生命,任何水面都足以让风景更有趣,至于瀑布和流泉会给环境带来无限的活力。造山叠石是园林中用来划分空间的元素,是利用自然主义运用自然主义手法的场地整理工作。各种形状的图片窗大概是受室内墙壁以图片为装饰理念的启发,在房子的立面上失去了这个意义。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