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镇,一个有3500多年历史的小镇

大同古镇是一个位于商埠重镇,有着3500多年的历史,位于商埠铜都门户。几经沧桑,几千年的历史,像汹涌的长江水一样,不断冲刷积淀,为这个江南小镇集中培育了独特的水乡人民……

大同古镇,一个有3500多年历史的小镇

古名澜溪的大同,是诗意绵绵的名字,也是鹊渚烟波渔舟唱晚的诗意小镇。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江心古镇,拥有近2600年的文明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渔盐城闻名世界。曾是安徽四大商埠之一,中西文化交融的小上海,其中以明清天下第一镇、九华佛国天门、江豚生活乐园、江南诗意水乡四大特色闻名……

西汉时期在此设立梅根冶,唐代设大通水驿,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建镇,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清末民初,大同镇是烟台条约的重要通商港。岳州曾是盐务招商局、长江水师、安徽临时军政府驻地,繁华一时,时有小上海之称。到目前为止,澜溪老街还有传统的杆秤制作、渔网编织、藤艺编织等保存完好的工艺。

据史志记载,大通唐始设水驿,称大通水驿。南宋时期,日出而市,中午分散的市场活动被镇所取代。诗人杨万里在《舟过大同镇》中有一首诗,渔船最妨、鱼蟹不管钱,为渔乡留下了生动的写照。明代洪武初年,大同设巡检司、河泊所、驿站等机构。清理大通水师营,宗阳以下水东至获港水面。同治初期,大同参将衙建成,驻参将统帅水陆清军近千人。还有专门征收江西、两湖、安徽中路盐税的厘金局和盐监销局。清末民初,大通与安庆、芜湖、蚌埠同名,是安徽四大商埠之一。

大同古镇,一个有3500多年历史的小镇

说起大通古镇,不得不提到秤心如意。

在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大同镇,每一块砖瓦都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每一家老店都展现了澜溪老街的厚重朴素。对于土生土长的大同人来说,老字号夏洪兴老秤行的名声更是出名!

共和街131号,一家和门牌号差不多岁的秤行站在老街中间30年。随着130多年的变化,秤行的门面在变,手艺在传承。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秤人对诚信的初衷和坚持。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今天的老板夏大明是夏洪兴老秤行的第五代传人。40年来,夏师傅一直守着自己的店,精心制作每一个秤。他从来没有因为操作失误而让秤有任何瑕疵,也从来没有因为小贩的鼓励而让秤缺磅。夏洪兴老秤行的规矩是不能马虎,不能偏离。

大同古镇,一个有3500多年历史的小镇

从清晨到日落,夏师傅在选择、刨木、制胚、打磨、包铜管、定唠叨、定星位等重复过程中,一天能做四五杆秤。

曾经,杆秤支撑着市场交易的一半。现在,恐怕只有在农村市场才能看到。用杆秤的人越来越少,做杆秤的人也越来越少。

正是由于这颗坚定的继承之心,大同木秤的生产技现已被选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大明也拓宽了杆秤的使用和渠道。他把制作精良的杆秤发展成旅游商品。越来越多的顾客来商店购买杆秤,不仅用作测量仪器,还用作具有文化内涵的工艺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