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河南传承历史文化

自5000年以来,中华文明在河南首次亮相。经过夏、商、东周、东汉、北魏、隋唐、北宋的鼎盛时期,河南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有3000多年。漫长的文明进程为河南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

改革开放40年:河南传承历史文化


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源。


改革开放4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南省文物工作者脚踏实地,克服困难,在文物保护利用、考古发掘、博物馆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当代文物的优点和优点。



建立健全文物法制。第六届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于1983年通过了河南省〈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是中国第一部省级地方文物立法。目前,我省有15项地方文物保护法规,为河南省文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地方文物保护法规体系日益完善。


基本了解文物资源的家庭背景。根据文物普查结果,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单位总数达到65519个,在全国排名第二;移动文物1773620件/套(共4783457件),在全国排名第四。河南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3个增加到35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253个增加到123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20个。

改革开放40年:河南传承历史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数量跃居全国前列。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丝绸之路河南段、中国大运河河南段等5处(24点)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文物考古探索最早的中国。自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启动以来,河南已有45个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入选总数为全国最高。河南有17项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发现,在全国排名第一。我省获奖16项,中国考古研究领域最高奖项——夏奈考古研究成果奖,在全国省级考古研究机构中排名第一。



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中列出了811个村落。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811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分五批列入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其中124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4-2017年,中央财政补贴3.12亿元,支持104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2016年至2018年,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含文物保护)保护和发展传统村庄,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河南已入选国家专项保护规划22个大遗址,居全国第一。河南文物工作者作为大遗址保护的重点省份,率先探索创造了一系列典型的经验和模式。以洛阳为例,采用考古原址保护展示的新模式,为全国大型遗址保护工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创新手段,皇后武则天重要宫殿天堂明堂遗址保护展示,进入其中,遗址的真实面貌,隋唐洛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激活后,已成为市民和游客感受唐代文化的精神家园,成为洛阳的城市语言和城市象征。

改革开放40年:河南传承历史文化



郑州探索建立生态遗产保护模式,使郑州商城遗址成为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历史文化区域和文化地标。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将建设75个生态文化公园,为生态建设增添色彩,加强城市建设的文化支持。


如今,大型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大型遗址保护展览公园,如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安阳殷墟、新郑郑韩故城,美化了城乡环境,改善了人民生活,提升了城市文化品味,展现了文物保护的综合效益。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