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让老房子诗意地栖居

屋,不仅是中国千年来木构件集大成之作,更是人最终的落脚之所。屋既见证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也见证了家族的荣辱兴衰,人与屋的共同见证了传统的历史。然而,曾经与这些房屋同“呼吸”的传统,正随着老房子的消失而消减。祠堂、戏台、书房、凉亭……在这些场所发生的文化记忆,渐渐被工业化之后的思维方式所取代。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古建保护的声音便不绝于耳,梁思成、陈从周等先生为古建保护所做出的贡献,至今泽被后世。改革开放之后的古建保护问题,则面临截然不同的时代现象。面对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一度被视为“落后”的老房子经历了全面西化,在无数次推倒中,中国城市和乡村涌现了“千城一面”的景观。

“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场景

梁思成说,中国古建筑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了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曾经的十年间,中国的老房子以平均每天200座的速度消失。这是工业化之下的必然,“古建守望者”阮仪三那句“我们已找不到回家路”音犹在耳,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的一批有识之士已经率先成为古建的保护者,用一种新型理念存续老房子的生命,保留下这一艺术财富。守护古民居不仅是保护住老房子,还是在保护中华文明的遗存,从抢救性购买、恢复性保护、系统性复建,“古民居+”的理念逐渐为老房子找到了“诗意的栖居”。

回想起2013年,成龙称将把自己收藏的四栋古民居捐给新加坡一所大学,由此引发古建保护的讨论热潮。辗转五年,成龙还是讲这些古民居留在了安徽,一间是明末建筑,两间是清早期建筑,还有一间是清末建筑,这些老房子终于可以“屋”归原处。

“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场景

提到安徽,不免想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分支——徽派建筑,其粉墙黛瓦早已蜚声国际,在这些承载着老祖宗智慧的老房子所剩无几后,“留下”的呼声日涨。然而,“留下”是何其艰难。在现有的环境中,大多数土地已经不具备原地保护的条件了,古民居需要新“家”。

“古民居+”让老房子诗意地栖居

成龙选择“落户”的古民居博览园,正是一位古建抢救者的“家”。20年前,马国湘面对推土机之下的古民居,乡愁冲动引发的抢救行为成为他收藏的发端。

现今,他已经抢救了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17个省市的千栋古民居,抢救性移植了三十多万棵濒危大树,被媒体称为“国内古建筑收藏第一人”,并在2017年荣膺“中华文化人物”。马国湘采用的是整体抢救方式,不仅留下了房子,还有房子内的生活用具,包括床、桌椅、柜子,甚至马桶。在循序渐进的抢救过程中,马国湘遇到了新的问题,从最初的冲动到对古民居文化的挖掘,他开始了终极藏家的思考——如何推广古民居文化。

受这种思考的推动,马国湘在蚌埠龙子湖畔建造古民居博览园,让这片土地成为古民居的栖息地,并着力推动古民居文化的传播。通过现代手段与传统智慧,他提出了“古民居+”的新型古民居保护理念,以共同的形态为古民居营造“诗意的栖居”。

“古民居+”让老房子诗意地栖居

“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场景

在“支持原地保护,理解异地收藏,反对拆毁丢弃”的老房子保护和收藏理念之下,马国湘打造的“古民居+”的造园方式,不仅让古民居恢复原貌,同时让它们自由沐浴在阳光之下,与新时代融为一体。

六座岛围合形成的古民居博览园,利用原有构建,星罗棋布地复建了马国湘抢救的450座古民居。依据中国传统理念“天圆地方”设计的人工湖心岛,岛上古民居以“八卦阵”放射形铺展,由此构成一个自然环境之下的古民居展厅。通过修复和易地重建方式打造的古建筑群,包括古戏台、古祠堂、古民居、古街道等“最中国”的建筑。古民居在这里重生,再加以古树、古石,通过堆山、扩湖、开河、筑岛、绿化五种手法,打造了一个以抢救保护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为宗旨的新型文化产业园区。

“古民居+”让老房子诗意地栖居

房子是不具有意义的,只有通过人与房子气息的交融,方可成为屋。古建保护不仅是为了保护房子,更要让房子成为“活生生”的屋。

《马丘比丘宣言》强调:古村文化保护是为了使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和谐适应的建设过程,而不仅仅是修缮物质载体的过程。古村落的保护必须有村民参与,让村民成为保护、管理的主体,让村民成为受益者。这样,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才能持续传承,古村落才能既“留得住”又“活得好”。

被抢救下的老房子早已“人去屋空”,城市化进程导致老房子“背井离乡”,对于异地保护这种方式来说,必然难以回到原生态。

“古民居+”让老房子诗意地栖居

在当下的异地古建保护中,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建立一套具有当代性的古民居生态系统则更加行之有效,由此,人的参与成为“古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民居博览园采用的是打造博览园、复建古民居,用文化和艺术吸引参观者,以休闲旅游留住参观者,让他们可以在一处看遍中国各地的古民居,亲手触摸古民居,在与古民居的相处中找回“诗意的栖居”。

同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复建古民居时并未采用原样复建,而是为古民居加入了现代元素。比如,利用修复后的古民居构建,结合砖石材料复建,屋顶以及墙体中加大玻璃材料的使用,不仅增加采光,还能起到调节光线、艺术装饰的作用,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在这个新型的古民居生态语境之下,被活化了的古民居续写了中华文明遗存,续写了传统的历史。

回望传统有多远,未来就能走多远。一栋古建筑就是一段历史遗存,古建保护并不是在复刻传统,而是在工业社会景观之中,寻回原本融在我们血液中的文明。

“古民居+”让老房子诗意地栖居

与老房子的对话,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