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古建筑的基础柱础石制作

各朝代古建筑的基础柱础石制作  第1张

各朝代古建筑的基础柱础石制作  第2张

历史建筑都讲究基础的制作,柱础成为建筑中的重要部分。 柱础石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构件,具有“起源早,数量多,形式广,价值高”的特点。宋代称柱础,清代称柱顶石。它是放置在古建筑柱子底下的石制构件。由于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梁柱系统是主要承重骨架,所以历史建筑都讲究基础的制作,柱础成为建筑中的重要部分。
  一、柱础石的起源
  半坡时期柱子基坑回填土采取质地细密的浅色泥土,这种做法接近三合土,黄土中似乎掺有石灰质材料,加水搅拌,干燥凝结后有较强的强度,起到了柱子底部的防潮和加固度作用。西周时期遗址柱础是由夯土筑成,夯土中加入了大砾石可以防潮,又不受冰冻影响的地基。随着柱子基础的做法不断地改善,出现了砖砌的“磉墩”。在筑就的台基上,按柱子部位挖坑,着意夯筑磉墩,从而减少了台基夯筑的数量,节省了工料,简化了营建程序。础面一般是中间低,四面高,略呈圆凹形,以纳柱子”。
  二、历代柱础石的特点
  (一)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
  秦代出现了方1.4米的整石柱础。汉代柱下的础石多为方形,雕琢粗糙。孝堂山石室正中立一个八角柱,其上施大斗一枚,其下以同形之斗覆置为础,这种形状如倒置的栌斗在两汉画像砖多有表现,外观特征硕大粗壮。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柱础石出现了莲瓣的形式。大同市云冈石窟的柱础也具有其鲜明特征,窟内当心间的平柱,以坐兽或覆莲为柱础石,而两侧角柱则用覆盆柱础石。窟外室外廊柱所用的柱础石,下作高座,叠涩形状如须弥座,座上四角出忍冬草,向上承包柱脚,草中间置飞天和仙人。大同市云岗石窟的柱础石也具有其鲜明特征,窟内当心间的平柱,以坐兽或覆莲为柱础石,而两侧角柱则用覆盆柱础石。如果将此时的柱础石与柱身及栌斗,以高度衡量,约是柱底径的5倍到7倍,与汉代崖墓中相同构件比较,更显得清秀。窟外室外廊柱所用的柱础石,下作高座,叠涩形状如须弥座,座上四角出忍冬草,向上承包柱脚,草中间置飞天和仙人。
  这一时期,佛教传人中国,在建筑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先前汉代流行的车骑、狩猎和云纹等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植物为主,像莲花、忍冬、飞天和缠枝花等已经成为两晋、南北朝的基本纹饰。此时作为柱础石的装饰,莲花已是首选的题材。
  (三)隋、唐、五代时期
  太原天龙山石窟,虽创始于北齐,但隋、唐两代添凿颇多,其中隋开皇四年(584年)的石窟,为天龙山石窟中规模最大者。这是少数隋代石窟还凿有外廊的实例。该石窟自廊通内室之门,为圆券顶。券面作尖拱形,券脚承以圆柱,柱脚托以蹲兽,这种蹲兽式柱础石,是北魏、北齐以来,常见的柱础石形式。
  唐代的柱础石有一个明显特征,无论是简单的覆盆柱础石,还是雕琢莲瓣的柱础石,整个形体都显得矮平。
  唐代柱础石的雕饰题材以莲花多见,其雕饰风彩体现在莲花丰盛,情趣交融,纹饰造型,大胆简化。它符合唐代图案的总体结构,在平衡和对称的布局中取得安定谐和,细部雕饰也极具变化之能事。远望清晰,近观耐看,从而使整体与局部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四)宋、辽、金时期
  这一时期建筑领域在石结构技术方面,具有高超的工艺水平。宋《营造法式》专门有石作制度,其中规定柱础石的做法就有四种形式。第一,素平柱础一平面方石;第二,覆盆柱础一方石上雕凸起如覆盆;第三,铺地莲花一雕莲瓣向下的覆盆;第四,仰覆莲华一铺地莲花上再加一层仰莲。
  太原晋祠圣母殿,重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圣母殿各柱之下皆设柱础,除两山和背面檐柱十根被砌入墙内隐不可见,前檐明、次间四柱施童柱未触及地面外,其余四周廊柱,前檐二角柱和前槽柱(共计34根)的柱础石全部敞露在外,青石雕造,素面覆盆式,由础盘,盆唇,覆盆三个部分组成。础盘为方形,每面宽74~83cm,覆盆高8~13.5cm,以此与后来宋《营造法式 对比,础盘边长略不足柱径之倍,但覆盆高度达到或高于础方十分之一。由此可见,此时虽 营造法式》尚未颁布,但柱础石的做法还是很讲究的。在临猗县庄武王庙的宋代柱础石上雕饰凤凰图案,其刀法精细,纹样秀美,闪烁出宋代石雕的艺术光彩。
  (五)元、明、清时期
  古建筑柱础石在元、明、清时期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既有传递荷载的功能,又发挥着隔潮的作用,还起着美观的效果。
  在装饰风格上,元代柱础石有两种特点,一种特点是精细、工整并且繁复,这种雕刻特点,显然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表达他们爱好和思想。另一种特点是粗放朴实,不求形式,雕饰简练,潇洒自如,这是出自于民间的一种风格。明代柱础石种类较多,归结起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第一种类型的特点是柱顶石上加质,柱顶石下没有柱座与覆盆,这一时期质的形式有两种表现手法,一种是宋代质的变体,柱顶石与质多呈八角形,外观简洁大方,这种柱础石在农村地区的民居和祠堂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此类表现手法自明代初期沿用到了清代。另一种质的表现手法是八角瓜棱形,中部有束腰,束腰的底部作成覆盆的式样,这种柱础石可以说是用一块石料做成,各个部分是连成一体的。瓜棱的形式是从莲瓣演变而来,明代中期前棱角圆钝,束腰略粗,整个比例墩实有力。
  到了明末清初,棱角显明,束腰略细,外观趋于纤巧,瓜棱上刻有卷草、如意等花卉,有的柱础石瓜棱上部叠刻多层莲瓣形线脚。明代柱础石第二种类型的特点是底部为八角形柱座,上置莲瓣覆盆,或者在柱座上放置一个圆盘形石质。柱座多雕刻圭脚卷草图案,圆盘形石质上雕莲枝花草。明代柱础石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底部方形柱顶石缩小到了几乎与柱座等径,这样整个柱础石是由一块石料制成,以便施工。
  清代柱础石式样变化繁多,出现了单层、双层、三层等数种柱础石,单层的柱础石多为鼓镜式,这是受当时官式手法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柱础石形式,常在寺庙建筑见到。而民居建筑的柱础石突破了这个影响,不受限制,柱础石形式丰富多样,像双层的柱础石,下层多为方形、八角形,也有用覆莲状做底层,上层多为鼓形。三层的柱础石上、下两层多与双层相似,仅是在中层加用方形、八角形的石礅。
  可见,雕工简练,图案逼真。总而言之,古建筑柱础石的造型与结构是各代沿承又变化相异,沿承传袭,反映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变化相异,表现了各个时代不同风格和特征,掌握这个规律,是我们认识和辨别古代建筑,继承历史所积累的艺术和技术成就重要前提。

各朝代古建筑的基础柱础石制作  第3张

专题推荐:

寺庙设计施工公司

寺庙规划_寺庙规划设计_寺庙规划方案

寺庙设计效果图-寺院规划设计图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