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炮台、铃铛阁

天津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之一,有许多古代建筑,使当地文化丰富多彩。天津三宝是明清时期天津的三座主要建筑,被称为天津「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

鼓楼、炮台、铃铛阁


鼓楼


鼓楼位于天津老城区中心,建于明宏治三年(1492年),四面开门。鼓楼东西南北大道交汇,原名钟鼓楼,是老城区最高的建筑。


明朝永乐两年,天津建了一座卫城。当时,这座卫城只是一个土围。大约90年后,直到洪治六七年(1493-1494)才建成砖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城楼和四个城角的角楼都建成了,至今留下了北门外街、南门外街、东门外街等路段。


鼓楼高三层,楼底一层,是砖砌的方形平台,下宽上窄,有四个拱形门洞,通过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在这个平台上,建了两层楼。



第一层供奉观音大士、圣母、关羽岳飞等。在大楼的第二层,有一个重300斤的铁钟。楼前有清代天津诗人梅小树写的木板对联:高敞快来,看72个卖东西的帆影;谁唤醒繁华,早晚听18杵钟声?


鼓楼大钟直径1.4米,高2.3米,重约1500公斤,被誉为天津的钟王。这个大钟现在放在深渊走廊的水泥座上。虽然不能碰撞,但它仍然是一件铸造精美的艺术品,供人们观赏和联想。


传说鼓楼有各种各样的钟和鼓,但后来鼓被搬出去了,但它被称为鼓楼。清代诗人周楚良在一首《竹枝词》中写道:这是钟楼号鼓楼。它在早晨和晚上都更好了。零8,慢锅腰准。


鼓楼、炮台、铃铛阁

当时,天津人没有时间的概念。他们日出工作,日落休息。唯一的时间是鼓楼早晚敲两次钟的声音。钟声清脆响亮,传遍城外、海河南北。鼓楼是天津城市繁荣的见证。明代著名市场之一的宝泉集是靠近鼓楼的。天津被称为赛淮安。


天津鼓楼在清朝末年被破坏。光绪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城墙被拆除,独独鼓楼幸存。不久,楼为消防队占用,作为了望台。民国十年,直隶省长曹锐,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照原样重建,把鼓楼四个城门的名称“镇东”,“定南”,“安西”,“拱北”,请名书法家华世奎书写。1952年,城市建设中才把它拆除了。



炮台


由于天津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清朝在天津周边有七个堡垒,分布在海光寺西、马家口、三叉河北、邵公庄东、城西双中寺等地。但三宝之一的堡垒是七个以外的大沽口堡垒。


大沽炮台建于道光20年(公元1840年),有4个炮台,30个炮台,8000名驻军人员和900名驻军人员。1858年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法国、美国和俄罗斯的公使率领20多艘联合舰队进攻大沽口炮台。守卫炮台的士兵勇敢反击,沉没了四艘联军军舰。


然而,由于总督谭建祥先逃,炮台终于被攻占,联军长驱直入,迫使清廷签署《天津条约》。战后,清廷重建了大沽口炮台,在海河口南岸东沽村建了三个炮台,在宁河县北岸的家堡建了两个炮台,在后墙营门设了25个小炮台,共有64个炮台,防务比以前更加加加强。


1900年,在八国联军之战中,大沽口外有30多艘军舰,在大沽炮台做出了巨大贡献。守军伤亡惨重,大沽最终被占领。辛丑条约结束后,八国联军首先拆除了天津城墙。第二年,大沽炮台和其他沿海炮台和兵营将被拆除。从那时起,大沽炮台只剩下土基础,成为历史遗迹


城外有七个炮台,其中最著名的是大沽口炮台。每个炮台都有士兵日夜守卫,以保护城市的安全。七环曾被列为清代天津八景之一。

鼓楼、炮台、铃铛阁



铃铛阁


铃铛阁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原名稽古寺,建于唐代,寺内有《大藏经》全卷。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建藏经阁,阁角装有风铃,铃声可远闻数里,乡人叫铃铛阁。


光绪十八年,铃铛阁着火了,藏经阁和储存的藏经都化为灰烬。公元1901年,铃铛阁旧址改为新中学——铃铛阁中学。虽然铃铛阁已经被烧毁了100多年,但这个名字已经流传了很长时间,它衍生出了一系列地名,如铃铛阁街和铃铛阁中学。


藏经阁原本是海会寺的建筑,后来融入了稽古寺,成为其附属建筑。阁两层,宽五对,飞檐四处,如鸟张翼。藏经阁共两层,但基础高一丈多。屋顶飞檐突出,画梁雕刻,庄严华丽。


为了宣传佛教的醒世功能,防止鸟类的破坏和污染,48个风铃挂在屋檐的屋檐上,长一英尺多;微风吹动,铃声从近到远,像波浪一样清澈悦耳。声音可以飘扬两三英里,为这一带的居民增添了光彩,深受人们的钦佩。


随着时间的推移,铃铛阁声明噪音很大,闻名很多,但它高于稽古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天津知府在稽古寺设立了一所稽古书院。光绪二十年来,附近的木场发生火灾,影响了铃铛阁,建筑物和书籍被烧毁。今天的铃铛阁是天津著名的旅游景观,仿照原来的铃铛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