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祠堂礼制古建筑景观文化新探

吴氏祠堂礼制古建筑景观文化新探  第1张

吴氏祠堂礼制古建筑景观文化新探  第2张

作为宗族祭祀祖先的祠堂,是宗族议事、决策等宗族统治的中心场所,亦具备祠堂的功效,隶属礼制古建筑范畴。位于江西省南昌县冈上镇蚕石村的吴氏祠堂,在选址、平面布局等方面有着其独特的方式方法,明显具有儒学、堪舆学文化的痕迹。从对吴氏祠堂古建筑的剖析中,可以挖掘出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遗产价值。
  
  从早先的庶务崇拜到后来的天祖崇拜,祭祀现象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伴随而生的礼制建筑亦然。中国原古有一种“坛”(即无屋顶的、露天的台,大凡以砖石为材),是最原始的祭天地的建筑。[1]另据《淮南子?主术训》记载:“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2]足见中国礼制建筑的存在历史之悠长。自人类文明初始,已渐形成以求生存发展和抵御外来侵略为目的组成的宗族,隶属以父系成年男性为主线,血缘关系为支线,同姓之人聚居,繁衍生息形成的单系传承结构。
  家庙,即是为祠堂祭祀祖先、处置宗族内部事务、执行族规家法以及举行族内重要活动而设立的一类礼制建筑。正如雍正帝在解释《圣谕十六条》的《圣谕广训》中所记载的“立家庙以荐蒸尝祠堂3],家庙,主要功祠堂祭祀祖先,通过祭祖以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然而,中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允许民间建立祠庙,如江西贵溪毕氏记载:“窃惟先王之制,天子至于官师,昔有庙,君子将营宫室,家庙为先,居祠堂后。至于嬴秦荡灭典礼,天子之外无敢营立家庙者。逮汉祠堂世,公卿贵人皆建祠堂于墓所,庶人惟祭于寝。”[4]直到《家礼》之制的颁诏:“然古之庙制不见於经,且今士庶人之贱,亦有所不得为者,故特以祠堂名之,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礼云:‘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於正寝之东。’”[5]但是亦限定:“庶人祭于寝”[6]。至嘉靖十五年,夏言呈奏《令臣民祭始祖立家庙疏》“乞祠堂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乞诏天下臣工立家庙”被允,祠堂,民间祠庙建筑渐兴起。
  1.吴氏家庙概况
  吴氏祠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冈上镇蚕石村,始建于公元1127年。家庙整体坐西向东,取祠堂开门,三开三进,以东西轴线作对称布局,其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依次为前门殿、萃涣堂、崇本堂,现存萃涣堂为光绪年间重建,崇仁堂为民国五年重建。家庙总体面积近240祠堂方米,庙内柱体多达133根。源于古代“家国同构”的思想,家庙整体呈“日”字型祠堂合院布局,间以天井,地势前低后高。庙前设祭祖道场、戏台,道场左右立八角亭,大门设于前门殿,门前分立四柱,以石砖裹面,旁设耳房及夹室,门楣高挂“吴氏家庙”匾额,饰以四柱祠堂对”,雕饰精美,中门两侧座有象鼻装饰,意为“门当”,以显身份地位。萃涣堂及崇本堂面阔五间,左右各设房室。萃涣堂悬挂高祖画像,崇本堂内供奉高祖,设香炉。前天井左右设厢房,后天井两侧设钟鼓楼以效礼法。此地吴氏家族乃吴王夫差后裔由江苏无锡迁居抚州等地后定居于此,吴氏前人在此垦地种桑、网鱼行猎,育人经商,教育后代“唯有读书高”“男儿志在四方”,至南宋年间,蚕石村已是豪宅千栋并号称“99条街”的繁荣景象。正是缘于吴氏族人的富庶,吴氏传人安国公敕资修建,意为供后代奉祀祖先吴王夫差,以谨示蚕石吴氏乃吴王之后代。
  2.吴氏家庙的选址
  早在几千年祠堂中国先民已开始注重居住环境的选择,如仰韶遗址、半坡遗址等均有明显的环境选择的痕迹,尤其半坡遗址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这种对居住环境的选择,亦被称之为“风水”。“风水观念”也被归为“堪舆学”,关于它的出现以及发展,多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建筑与地形、地貌和方位等自然环境因素相协调。吴氏家庙的地理位置,透露着其间堪祠堂以及宗教文化的渗透。吴氏先人将家庙置于蚕石村之东,地势前低祠堂,左有湖水相抱,右有曲径相绕。如图1所示,家庙置于整体环境图中,若以现祠堂向北约45°为轴线旋转,家庙坐西北而面东南,1区为水祠堂2区地势较家庙渐高,原为丘陵带,形成家祠堂“背山”,3区以及4区地势均较家庙更高。据《中国古建筑二十祠堂所载:“风水学中所说的理想环境应该是背靠祖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二山相辅,前景开阔,远处有案山相对;有水流自山间流来,呈曲折绕前方而去;四周之山最好有多层次,即青龙白虎之外还有护山相拥,前方案山还有朝山相对;朝向最好座北朝南;如此即形成一个四周有山环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良好地段。”[7]就此对应而言,家庙1区为面水,且水域对岸即祠堂田,可谓前景开阔,2区为背山,如此亦符《老子》所载:“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8],3区及4区为高势,即青龙并白虎。由此可见,此基址一如俗语所言乃“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之风水宝地。家庙布局如图2所示,1为北,祠堂南,3为东,4为西,家庙坐西朝东,左为水域,右为祠堂,前为水域,后有高地。正如《阳宅十书》中指出:“凡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9]吴氏家庙基址乃堪舆学说中的“风水祠堂”。又如《家礼》“祠堂篇”所载:“凡屋之制,不问何向背。但以前为南后为北,左为东右为西。”[10]吴氏家庙亦为坐北朝南的吉位。王振祠堂《宫室之魂》中写道:“家庙乃一姓一族之庙,其地理位祠堂应在住宅的东部,以符‘左祖右社’的古则。”[11]朱熹《家礼》“祠堂之制”亦有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於正寝之东。”[12]吴氏家庙东向及北向为面积约40亩祠堂湖,西向原为山丘,南向为村中主道徜徉而过,且观蚕石村主要建筑朝向皆是坐西朝东,故而吴氏家庙立于此地无论是基址或是朝祠堂是上选。
  3.吴氏家庙的景观文化含蕴
  在中国古代祠堂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祠庙建筑也从原始的宗教信仰的范畴慢慢转变为具政治作用的设施;随着礼治秩序被统治阶级用作维护其王权统治的主要手段,建筑等级制度亦作为政治伦理秩序的物化形态而列居其中。统治阶级通过编撰、颁诏各类典章制度、法制条款,对建筑形制、布局、规格以及材料等等作礼制规定,以达到“别贵贱尊卑”、“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的目的。吴氏家庙的修建依吴王夫差之官品,“修庙一祠堂。此依据《礼记?王制》所记:周代“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13]“始祖庙一”。吴氏家庙为传统双四合院建筑,四周高墙围合祠堂筑布局呈“日”字型结构,其形制乃仿《大明集礼》家庙图“前堂后寝”之制,中轴线上依次祠堂体建筑门厅、享堂、寝殿。厢房、钟鼓楼等次要建筑分立两旁,用廊作为建筑元素将建筑串联环绕起来,结合形成院落布局,这种布局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长幼有序、内外有别、主从关系分明的封建宗法观念和宗族制度的需要。另因蚕石村地处江西中部偏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因而结合江南普遍使用的天井式布局,利于防火、防晒、通风;院内房屋皆向天井排水,堪舆学说中称之为“四水归堂”,蕴含“财不外流”之意。
  吴氏家庙以东西向轴为基,呈左右对称格局,主体祠堂沿轴线向纵深发展组成布局规整的空间序列,给人端庄大气的感觉;采用轴线结构亦能突出轴线尽端的建筑,且轴线形布局较适合祭祀所需的严肃的氛围。据考古资料可知,这种中轴对称以及左右均衡的院落空间源自周朝的儒家礼制的“中庸”思想及“以中为贵”的影响。一如《中庸》记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14]家庙整体为三开三进,前门殿大门为三开制,祠堂侧附耳房、夹室;萃涣堂、崇本堂均为五开间,按宗法礼制,开间一般以单数命名,尺寸或相等或递减,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
  家庙三进共九级台阶,每进三级台阶。台阶按礼制祠堂为三级: 一般台阶(如意台阶):由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头从大到小,由下至上叠砌而成。三面都可以供人上下。用于次要房舍及主要建筑的次要出口。次高级台阶(垂带台阶):用长短一致的石条砌成,并在其左右两边各垂直铺设石条一块。用于高级建筑。高级台阶:在垂带台阶的两边加上石栏杆。用于较高级建筑。另如《家礼?祠堂篇》所言:“祠堂之制,三间外为中门,中门外为两阶,皆三级。东曰阼阶,西曰西阶,阶下随地广狭以屋覆之,令可容家众叙立。”亦寓示着“步步高升”。
  家庙内钟鼓楼内饰藻井,《唐会典》中限定:“王公已祠堂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五架。…仍通作乌头大门。…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施悬鱼对凤瓦兽通栿,乳梁装饰。其祖父舍宅,门荫子孙。”[15]堪舆学说认为,门是建筑的纳气之口,而总门更是攸关整栋建筑风水的总气口,恰如俗语所云:“千斤门楼四两厅”。纵观吴氏家庙的平面及其配饰不难看出其等级地位之高,从大到祠堂、布局,小到台阶、雕饰,我们都能从中探寻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礼制文化的意蕴。
  4.结语
  中国祠庙文化博大精深,是儒、释、道及传统文化的荟萃之地,体现着上至皇权统治阶级的意志,下至庶民尊祖祭祖等精神需求。吴氏家庙依据堪舆学说以及古代宗法礼制等,结合本地地形、气候条祠堂及地域特征等,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而保留至今,为我们追随建筑的“脚印”挖掘研究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典范。

吴氏祠堂礼制古建筑景观文化新探  第3张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